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7|回复: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凸显中共领导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凸显中共领导智慧

新华社记者 王亚光 沈洋

面对超市、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80后”沈鹏飞很难想象母亲陈国兰曾经历过有钱也无法随心所欲购买商品的时代——当然,那时家里其实也没有多少钱。如果不是母亲还收藏着那么多票证,沈鹏飞或许对粮票、布票等毫无概念。

在经历过计划经济年代的陈国兰的记忆中,票证是与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物资短缺,中国当时实施了商品统购统销的政策,购买商品都要出具相应票证,“排队购买”和“凭票供应”成为那个时代的鲜明烙印。

“那时候,吃喝的有豆腐票、盐票、肉票等;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日用百货的有肥皂票、火柴票、蜂窝煤票、煤气票等。”陈国兰至今仍收藏着数十种、几百张票证。

“现在很多年轻人已不知道这些票证为何物,但在当时,这些都是居家过日子的命根子。没有这些票证,什么都买不到。”今年56岁的陈国兰说。

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政企职责不分、分配中严重的平均主义等问题,导致当时中国工业总体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1993年,中国正式取消粮票制度,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身,终将陈国兰记忆中那些捉襟见肘的穷日子和各类票证送进了历史的橱窗。

“从当时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说。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探索发展市场经济从此一锤定音。分析人士指出,这项大政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领导智慧。

根据传统教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连谈论它都是禁区。然而,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更是一项崭新而艰巨的事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利用,中国共产党的尝试是一个学习和探索过程,由早期吸收引进国外经验到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新,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开辟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自身发展的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

丁元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市场对经济的共同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抑制市场行为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避免市场趋利造成的调节失灵。“这一特点帮助中国经济渡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非常成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有目共睹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显示出相当威力。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体规模由1992年的接近2.4万亿元增至2010年的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也获得大幅提升。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市场取向”的改革仍未完成。进入新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更为复杂,中共要推动改革开放,还需要更深邃的智慧、更大的魄力和更宽广的视野。

“必须看到,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源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以及机制体制问题未得到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包括市场化体制改革在内的整体改革设计尤其重要。”丁元竹说。

张立群指出,中国以往的改革采取了自下而上、由易到难的路径,现已进入改革攻坚期,随着改革难度的加大,一些基层缺乏改革动力,一些需要改革的领域如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等都必须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推行才能解决。

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张立群坦言他最担忧的是中国能否成功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中国不能实现这一转变,未来发展将逐渐减速,社会矛盾可能激化,发展的空间将变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院研究员常修泽直言:“中国发展转型要想取得成功,根本问题是改革体制。”他认为,中国经过30年的探索,传统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已经“摸”得大体清楚。中共提出在今后五年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来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反映了改革的纵深化和制度化趋势。

尽管改革之路困难重重,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纵观历史,每逢挑战,中共总能凝聚集体智慧,迅速适应局面变化,做出果断决定并高效率地贯彻实施。中共一贯的从实际情况出发和灵活开放的执政风格将助其再克难关。

张立群说,中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并非一个固定模式,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改革之路,随着时机的成熟,一些深层次问题将通过改革最终得到解决。(完)

发表于 2011-6-9 19: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不要脸的马屁精。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品茶 发表于 2011-6-9 21:27
天啊!不要脸的马屁精。

客观地讲,中共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这样的成绩连中共的敌人也佩服。。。中国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也是不用争论的事实,中国还出口廉价的日用品给整个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4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