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2|回复: 1

老子大略生于周灵王初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0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历前570年左右。《史记》载孔子曾经见过老子,老子教导孔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孔子跟学生说:“吾本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之人,可见一斑。那个时代周室衰微,诸侯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庶民生灵涂炭,这可从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等气愤谈论中看出。他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后“见周之衰,乃遂去”,经由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乃著书高低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他白叟家的去向问题,还引出了让两千多年来羽士们极度骄傲和尚们极度不爽的“老子化胡”公案,说他出函谷到西域去做了释迦牟尼的老师,这是外话。有这样阅历的人,治国之道和处世哲学显然是两个最重要的话题,并且,他还为他这两方面的观点树立了实践基本,便是“道”的学说。这个学说使他能扶摇三代,远绍黄帝,一跃成为道教和道家的老祖宗。
  《道德经》是以诗歌的方法写成,固然博大高深,但条理却不是很明白,其中很多话是反复的,许多又是莫名其妙,极无情理,今天看到的八十一章,是后人强行分的,大略也有妄人随便增添,更让读者不明所以。我在序言里已经提到,两千年来《道德经》的注解良多,传说有上千种,现在传播下来的也有三百多种,也就是每四、五年就有人给它注一遍,可见此经的魅力。当然,经文艰涩,争议颇多也是注家多的起因。注的人多了,老子的本意便受到了有意无意的扭曲,有的甚至非常好笑,其中当然有时期的原因。实在,只有把它读熟,天然会清楚老子自己的意思,而当初生活节奏那么快,多数人没有时光去细细研讨《道德经》,我正想为心仪此经的人寻找一个快捷理解的道路,于是我先说明了经中几个主要的名词,再将老子的重要观点列出,最后把原经中明快之处粗加解释,老子的本意,还需要大家本人去领会。(当初写稿是为了几个友人能疾速懂得此经,没别的主意。还是那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原来不想贴出来冒名行骗的,但小子切实为郭教学的精神激动,愿为国学喜好者奉献一点自己的力气。)(后来家庭变故,苦不堪言,此经给我莫大的辅助。同时,这篇稿子也搁下了,不写到我想要的后果,当前有机遇补上。)
  道
  老子所有观点的依据,都是他的“道”的学说,要理解《道德经》,首先要理解老子的“道”。道的涵义,古往今来,七嘴八舌,诸子百家的观点,都算是道,这个字兴许是汉语中意思最多的了。南怀瑾归纳为五层意思:一、形而上的本体观点,简称为道;二、一切有法则而不可变的规律;三、社会的伦理法令;四、神秘不可知、奇妙意外、但凡不堪设想的东西,便可称为道;五、行走的径路。他的解释仍让人有不尽之感,且看《道德经》中对于道的描述:
    道可道,无比道。名可名,十分名。(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
    道生一,毕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十五章)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首句第一个道是名词,即千百年来道家和道教所指的“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说、描述、形容”的意思;常,意为“长久、恒”,有人以为通“尚”,即作“上”讲。粗心是:可以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速决的或“上好”的“道”了。老子也想不出用什么词来描写这种“先天地生、独破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货色,委曲加了个名字,叫“道”。它是天地之母,是“一”之母,也就是万事万物之母;同时,道还“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是“疏而不失”、“无为而无不为”,可见其作用之广、之巨;它的特性是“做作”,即天然而然的,是其他任何气力所无法转变的。道是“奥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天”、“无”、“朴”都只代表了道的一局部特征。再摘另外两本道家经典中有关道的描述:
  《太平经》(此经东汉时已出现,其年代较早,当更濒临老子的意思):“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国民悉养,无冤结”,“夫道者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
  《灵宝经》: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首,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俯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始而无先,莫见其前。终而无尽,莫见其后。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仪。天地之中而有阴阳,阴阳有始终之数。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测其机。一始一终,度数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总之,道的最巨大的东西,只能“以此推之”,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无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利。(第四十三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淮南子》:无为者,不先物为也。《太平经》: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不可强也。无为即适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
  朴
  敦兮其若朴;(第十五章)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三十二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三十七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朴,原指没有加工的木料。“道常无名朴,虽小”一句,还有二种读法:“道常无名,朴虽小”,“道常无名,朴,虽小”,纵观《道德经》,最后一种较妥,无名和朴都是道的特点。从“见素抱朴”看,朴与素是并列关联,两者同义。“复归于朴”与“而民自朴”中的朴当为“朴素的、原始的、宁静的”意思。“镇之以无名之朴”又有无为的意思。
  玄、谷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http://www.5thstreet-shop.info/。(第六十五章)
  玄,苏辙曰:凡远而无所致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元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之意。
  “谷神不死……”一句,古来注者蜂起,牝指雌性的动物(牡指雄性的动物),牝之门,指雌性的生殖器。但加上一个玄后,就成了天地万物之母体那“天地根”的、“用之不勤”的“门”了。谷,若为榖,《说文解字》:榖,续也;续,连也,“榖”的篆书与其余几字类似,老子时代文字为篆书,且各诸侯国文字凌乱不堪,到底当初是什么字,恐怕谁也不晓得了。假如是谷,当引申为“虚的,辽阔的”,与玄颇有类似之处了。
  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第三十八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奠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注解见后文)
  德,《说文解字》:德,升也。升,二十龠。龠指计量单位。《古代汉语字典》:德为会心字,表现行走的彳,代表眼睛的*,和代表心坎的心形成,指眼睛里可以看到的人心的行动。而略早于《道德经》的《诗经》中有作报仇解的“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可知那个时代德的含意与现代是类似的。(至于二经篆文中的“德”是否一致,未能考据)从以上两点看,德除了道德、德行一类的意思外,似曾经有过作容器的意思。畜,《说文解字》:畜,田畜也。同样,《诗经》中有作养育解的“尔不我畜,覆我邦家”,从“道生之,德畜之”的字面意思看,道是成长万物,而德则畜养之。《太平经》(此经东汉时已出现,其年代较早,当更靠近老子的意思):“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近代陈鼓应认为德有三方面意思:一是“道显于物的功效”,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示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出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依照道去办事,可称为有德,由此知此处德的意思。
  治国
  老子的治国之道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上要无为,二是民要无知无欲,三是治国者为圣人。老子还提到了外交,他的外交思想与治身之道类似,是“不争主义”,或者称为“荏弱观”。详见下述:
  无为最重要的理由依然是“道”的存在,由于有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因为道的作用太渊博了,“疏而不失”;斗转星移,马嘶狼嗥,七情六欲,无不是道在起作用;既然世界有这么一只冥冥大手在把持运行,所以治国者没有必要也没有才能去干预它了,用不着去制订不拘一格的法令,不用搞出很多是非尺度,也就是“无为”、“不先物为”。老子打了个比方: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煮小鱼小虾时不能常去翻动,否则就碎了)
  因而,只要按照“道”去管理国度则天下自定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
  再来看无为第二个理由: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今天的话说叫矛盾的两个方面,http://www.gelipaimeng.info/,西方落伍的东西),一方的存在必然随同着另一方的存在(这个世上没有比那张太极图更能表白这个道理了),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高低相盈,音声相跟,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此“恒也”!如果不无为,非制定出那么多的法令,非过多地干涉社会,那么必定是抵触另一方的涌现,你越是搞法制建设,人就越去钻法律的空子,打官司的就越多。老子说:
  天下多禁忌,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响马多有。(第五十七章)
  这时候的治国者,越搞越乱,这里刚把洞补好,那里又被钻出一个洞来,终极无法结束了,自己吃了大亏,就象一个非去替大匠斫木头的人,下场也就是: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第七十四章)
  老子想到此处,只能一声长叹了: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第十章)
  正是因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以,有了美便有丑,有贵便有贱,有善便有恶,人们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便想出各种刁专怪僻的方法去谋求美,贵,善,它勾起了人类无穷的欲望,同时也陷入了无边苦海,导致了全部国家的混乱,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
  所以,解决的措施:一是打消所有长短善恶,二是无知无欲(但基础的欲望还是应当得到满意的,见后“甘其食,美其服”等语,),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CLORTS洛弛,则无不治。(第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认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
  老子的愚民议论显然与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不同,老子的意思是通过减少人的知识来减少人的欲望(知识越高,欲望越大,恐怕古代白领人士会最深了),从而减少痛苦,是要“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这种思想是道家和道教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后来的许多道教经典中都可以发明。惋惜千百年来治国者都直接或间接采取秦始皇那一种愚民来治国,成果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民已经无知无欲了,谁来管理?只有圣人,理解且掌握了“道”的圣人,即有“德”的圣人!若是暴君,岂不要把这些脑筋简略的民折磨死?老子理想的治国圣人是: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SELFace旗舰店。(第二十七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第六十六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线人,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通过无为、愚民、下天下,终于达到了老子想要的那个状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必;使民重逝世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老子这治国三条如何实现?20世纪风行“批评的继续”古代遗产,于是各种前驱斗士们提到老子治国之策时都是一个论断: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莫尔的《乌托邦》、柏拉图的《理想国》相似,是空想(用恩格斯的话叫“毛糙的共产主义”),无奈实现。后来马克思来了,高呼一声:生产力高度发达,才干共产主义!请问,出产力到什么水平?能力实现?到物资生涯材料不须要人类劳动而完整靠机器生产就能够取得的时候?即便那样,恋情、孤单、充实感等精神问题怎么解决?精神愿望跟物欲同样会给人类带来苦楚!我勇敢的求教马克思一句,怎么办?!是不是也依附迷信技巧,每人大脑中植入一个知足七情六欲的生物芯片,去满意精力需要?真到了那一天,人活着干啥?共产主义才是幻想,蒙骗了多少十亿人。治国的基本,仍是在于天下有德(德的涵义见前述),不能让人人从于道,也要以德化之。以黄老治国,远的有汉代“文景之治”,近的毛主席能让民心纯朴,虽未从于道,也算有点意思了。柏拉图早年能写《幻想国》,后来却要以刑赏治国,来个《法律篇》,真是呜呼哀哉!
  治身
  老子的治身之道,包含很多内容:无知无欲,知足,鄙弃是非,纤弱观等等,很难逐一讲述,而最后的终结,就是归隐:
    无知才能无欲,理解的东西越多,欲望越难满足,不如无知的草木,无知的初民,反而无牵无挂,得意其乐。《诗经》有云: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老子的设法正与此同,所以他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他说: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老子自己程度很高,常识丰盛,显然只能爱慕草木无知,自己无法真的做到“我独闷闷”,所以他要逼迫自己无欲满足,以减少疼痛,儒家之“养心莫擅长寡欲”与此全同,老子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前已述及,老子认为恰是有了妍媸,善恶,贵贱等等是非标准,才使人类疾苦,天下大乱,所以他要毁灭一切道德法规,要“三绝”: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恢复到那无名之朴的状态。他眼中是与非差未几少(后来这一点被庄子施展得酣畅淋漓):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第二十二章)
  柔弱观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或者叫不争主义。他留神到,最柔弱的水却能穿开牢固的石头(第七十八章);活人是软的,硬的是死人(第七十六章);江海因为地位最下,才收尽天下大川长河(第六十六章);交配时雌性动物在下却永远赛过雄性的(第六十一章);所以治天下、做人也一样,都要“善下之”,强盛的下一步必然是虚弱,弱了才能胜强,他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五十五章)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
  静胜躁,寒胜热。安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只要致虚、致静、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朱熹评老子“柔弱观”:“老子心最毒,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到那柔之极时,才有一毫发露,便是刚,这气便粗了”。:)通观整本《道德经》,仿佛朱子的评估更合适于老子对兵法的讨论,处世之道上老子是真的“不争”,他是很谦逊的,没有争长短的意思,同时他还认为那些自诩邀功的人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从道的角度去看,就象吃了过多的食品一样,反而让身形变得过剩: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总之,治身与治国一样,都要合乎“道”: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
  好一句“天地尚不能久长,而况于人乎?”!不如归隐罢了,去“甘其食、美其腹”、去“老死不相往来”、去听凭“道”的摆布去吧!
  隐士思惟,向来在中国传统文明中盘踞极高尚的位置,道教的厉害人物和一大量经典的作者都是山人,《阴符经》的作者显然是其中高超的一个,直到今天,咱们对他的姓名和生活年代仍旧一窍不通。凡与历史政治有关而又是隐士出生或者后来归隐的人物,子房孔明之流,用南怀瑾的话说,只能算个半隐士;真正高明的隐士,根本无法得悉他们的业绩,有点风声的,也被归到仙人传记中去了;“大隐于庙堂”,仅是贪图富贵的文人们的一个借口罢了。隐士思想与道家思维显然亲密相干,却确很难说谁是谁的来源,在老子之前,未然有很多隐士了,但《道德经》的呈现,显然使隐士思想渐趋完美。
  找事
  除了天道观念外,《道德经》还讲述了很多东西,也是精髓,当然这些道理很多是建立在天道观念的基础上的。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第三十六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这几句很轻易理解,第一句的辩证法无处不在,蔡邕《九势》之“欲左先右,自回左亦尔”、米芾之“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个例子。第二句“图难”意思是谋求难事。“上工治未病”便是与第三句“治之于未乱”同理了。
  兵法
  老子是反对战斗的,即使要用兵,也是无可奈何,获得成功更是被逼的(“果而不得已”),两军交战,忍让而被迫回击的一方即“哀者”必胜。老子的用兵之道也是他哲学思想尤其是“柔弱观”的延长,很容易理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雄师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养生
  且不论老子本意是否波及养生,反正后来道教的养生理论不少是依据《道德经》来的,我对道家摄生术仅知或许,试述之:
  由“致虚极,守静笃”引出养静论,静极而象雌性动物生殖器那样绵绵若存,“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牝,雌性动物;门,生殖器;玄,见前述),为养神。“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龠,古代乐器,外形像笛,二者都是外硬而中空通气之物,后人引申为呼吸,帮助养神。“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到达了婴儿的状况,是后来“返老还童”的根据。
  -
发表于 2011-12-31 0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