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哈尔滨7月20日电 题:愿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海外统促会负责人谈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新华社记者李寒芳 高星
“岁月悠悠,风雨如磐,作为一名长期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我盼望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利益需要它,海外数千万华侨华人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要依靠它。”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曼新说。
在此间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十次海外会长会的多位统促会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引起了他们许多共鸣,“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海外华侨华人最关心的话题。
改革开放这件大事让我们受益最多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提到,90年来的我们党的成就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改革开放这件大事让我们受益最多,”张曼新说。
1944年出生的张曼新,原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名干部。1982年,他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下海经商,短短几年打拼成百万富翁,4年后去菲律宾创业。他说:“像我这一代的海外华侨华人,大多是因为改革开放,才能够放下包袱,勇敢地走出国门。”
1980年代末东欧剧变,善于捕捉商机的张曼新到了匈牙利,后来又辗转到斯洛伐克从事国际贸易。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原有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却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张曼新倍感唏嘘。
“我特别认同‘七一’讲话中的这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张曼新说,改革开放的“红利”,海外侨胞感受尤深,“因为祖(籍)国强盛,我们华侨华人的腰杆子才硬了起来。”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群表示,华侨华人对改革开放的期待是很高的,国家地位提升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地位和生存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者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世界各地的华侨社团组织都予以隆重纪念。
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杨志唯刚在7月经历了一场遍历井冈山、八一南昌起义、瑞金到上海一大旧址的“红色之旅”。
“走这趟路,是因为我特别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建国方略》设想,为什么只有在共产党手中才能由蓝图变为现实,为什么要说共产党领导才是中国强盛的必由之路。”
杨志唯开始理解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者”。7月31日,他和统促会的同仁们打算在悉尼办一场辛亥革命图片展,分为《华侨与辛亥革命》和《建国方略与伟大复兴》两部分内容。
“我们是带着使命感做这件事情的,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让海外的华侨华人了解孙中山遗愿是怎样一步步落实。”杨志唯笑着说,为此,要扛着百来张从国内搜集的大照片回悉尼,这下行李要超重不少了。
有生之年亲见两岸和平统一是不变的期待
胡锦涛“七一”讲话中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
参加海外会长会的许多负责人虽已是满头华发,但至今依然活跃在反“独”促统活动的战线,提到的最大期待就是“在有生之年亲见两岸和平统一”。
在“台独”势力甚嚣尘上的时候,台湾中华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津平在电视上打出了广告“‘台独’害台湾,统一爱台湾”。他在19日大会闭幕发言时慷慨激昂地说,今天的祖国统一工作,是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的事情,也是5000多万海外侨胞的职责。
张曼新十几年前就放下了生意,全心全意投入反“独”促统的事业。他说:“这些年来挣到的钱,要能花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消除隔阂的刀刃上,怎么都不可惜。”
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梁大夫是已故台湾前立法机构负责人梁肃戎之子。梁肃戎先生1999年在香港举办“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座谈会,如今接过旗帜的儿子也已白发苍苍。
“父亲等不到的,我有职责去继续推动”。梁大夫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效应正在慢慢发酵,给两岸一点时间,让交流合作、经贸往来慢慢地融合感情,从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就是一个不变的方向。
从事文化行业的杨志唯表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要从文化等方面着眼。“同根同源就是流着一个母亲的血,文化交流不仅可以追溯历史,也能把国际上先进的东西吸收到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拉近两岸间的距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第一人。如今历史为两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尽己之力,使孙中山先生‘统一中国,复兴中华’的愿望早日实现。”张曼新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