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和平戏院,座落在东沙古渔镇和平街上,也是最繁华的中心地段。戏院为二层木结构的牌面楼,上层精雕细刻的长排花格木窗,装饰得很有古色古香的古韵。四块园型厚实的硬木,凸雕出“和平戏院”隶书体,悬贴在半园型木栏杆上。楼下四扇大门,下半部为雕刻木板门,上半部为厚玻璃花窗,正面的墙上,用木条做出的画廊框,那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广告栏,里面有一周内的剧目表和每一出戏文里的剧照。进入内的观众在未进场时,先要看框内的戏文剧照和谁主演,然后买上自己喜欢看的戏票。左边是售票房,右边是木楼梯,走上楼是演员住的房。
二边是入场的门,直入场内。场内到是宽畅,但显得有点昏暗,因为它白天也演戏,只好用红、黑双色的条布将场内的长窗遮掩,这样使舞台上灯光更亮些,演员的脸看得更清晰些。顶部没有天花板,所以音响效果不是很好。场内座位是三人连成一把的竹椅子,排成一排排,由前低渐渐后高,好似一排排起伏的排浪,座位分列成中、左、右三排,十五排中间是横走道,它是给观众行走查找座位方便。剧场共有八百八十二只座位,这在那时的蓬莱仙岛来说,东沙和平戏院则是一个大戏院了。
和平戏院的老板姓刘,因为他右脸有一块大的黑记印,故而人们叫他“黑面孔”而不知道他的名字。刘老板十几岁去上海一家南北干货商铺店当伙计,上海被日本人占领后,他就举家迁回到老家——东沙。
他则在东沙和平街租下街面屋,开起南北干果货商店,生意很是兴隆,资金日益雄厚,就将铺店买下。刘老板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见渔汛各地渔民汇集东沙,一到夜里没有一个娱乐的去处,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他将商铺改建造成一座戏院,让外地渔民有一个看戏的地方,既可消除渔民们白天的疲劳,又能获得经济收益。刘老板此举确是很有眼光和经营头脑。
刘老板自己也酷爱越剧,是个戏剧迷,并且也与几个越剧梨园老板相识交情很好,自然会前来演戏,这给了刘老板改建戏院坚定的信心。建造起戏院,取名为,“和平戏院”他取“和平”二字,因为来看戏的人来自四面八方的,故而取名为和平,寓意旨在呈现祥和,和平相处,和和气气进来,和和气气出去。
戏院一开张,从上海请来几个戏班,醒目海报一出,各地渔船上的渔民纷纷前来观看,包括本镇居民及邻近乡村的人。因戏是连续本,所以观众夜夜必来,场场满座,生意十分的火红。尽管剧种单一,只是越剧,但它剧目很多,它从渔汛开始一直能演到谢洋。那时的票价真的很便宜,每票一角钱,足足能看二个小時,既能让渔民打发空荡时光,又能给渔民疲惫身心诠释得轻轻松松。
观众舒坐戏院,掌声如激越的橹桨号子,笑声似岱衢洋的浪花,陶醉在这座戏院欢乐的海洋里。那时我们还是孩子,因没有那么多钱,不能夜夜买票看戏,只好躲在大人腋下,或趁人多时,混入场内,先坐上座位,等戏开演时,就算是偷渡入场成功了,但还得保持高度警惕性,时时左顾右盼,怕被场务管理人员抓获,清除出场。但多次这样混摸入场,被入口处拣票人员注目了,他们与场内人员一道巡查,一旦被查获,那么只好灰溜溜被拎出来。
五月鱼汛的东沙,白天是山咀头,铁畈沙卸鱼、装鱼劳动号子声;大街小巷的石板道上是人力手拉车的轮动声;各渔厂是男女老少劈鱼腌鲞的欢笑声。而到了晚上,和平路整条街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两边商贾店铺灯火通亮,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店员忙碌不停。
戏院门口摆满着卖香瓜子、南瓜子、宛豆的小摊,叫卖声起伏。行人最后都涌向和平戏院,那才是他们的娱乐场所,休闲的地方。戏开演前,观众买上二角一包的香瓜子、南瓜子,宛豆,然后兴高彩烈走进戏院。
二个半钟头后,戏散场出来。这时戏院门口瓜子小摊撤离,换上馄纯、面结、粉丝牛肉汤摊,渔民观众围坐各个馄饨、面结、粉丝牛肉汤摊,打上一斤老酒,二块鼎和园香干,三块薄脆,悠悠自得吃着夜宵,直到天亮才回船上去。
如果说,横街渔市是东沙鱼的海洋,那么,东沙和平戏院则是东沙欢笑的海洋,和平街路的青石板上,刻留下密密麻麻深深的脚印,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东沙和平戏院,它呈现过多少的戏剧荟萃,留给观众多少的舒怀笑容,它似颗闪烁的艺术之珠,在蓬莱仙岛夜空上发出耀眼的光茫,也给东沙古渔镇洒下了最浓重的文化底蕴。
虽然“和平戏院”早已被化为废墟,它的模样,被人们所模糊淡化,所遗忘,但“和平戏院”这个名字,在东沙古渔镇人的心里,却永远不会抹去。
来源:全讯网 www.86061588.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