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9|回复: 0

网络时代的新闻图片数字化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6 2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码相机和互联网,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不仅改变了新闻图片的发稿方式,也彻底改变了新闻图片的编辑和管理方式,甚至是新闻图片的运作和交易方式。可以说,给新闻摄影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很多传媒集团为整合有限的摄影记者队伍和图片资源,提升图片传播的时效性,打造全媒体新闻图片产业链,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图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图片管理数字化和图片传输网络化,图片信息的采集、编辑也从以往的个人行为、单一媒体向全媒体、平台化方向发展,实现了投稿、编辑、审稿、签发的网络化和数字化,逐步形成图片的网上自由交易,成为传媒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化整合与规范的管理流程
    建立传媒集团安全稳定的海量图片数据库,实行规范的图片审核入库机制;建立合理的图片采编发稿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图片检索功能,便于用户迅速获取目标信息;建立完善的图片资产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及时跟踪图片稿件的流程和使用情况,保证图片使用安全等,这些都是网络时代传媒集团图片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内除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等极少数媒体实现了成功运营,其他多数省级媒体集团的图片数字化管理平台,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全媒体、全平台的新闻图片数字化管理,更谈不上形成独特的、创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产生“造血”能力了。
    各类新闻图片的数字化整合。新闻图片数字化平台必须拥有各类海量的数字化新闻图片,这是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国内摄影记者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接触和使用数码相机的,要对胶片时代拍摄的大量图片进行数字化整合,是一件艰巨而必需的工程。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新闻图片数字化整合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近年来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直接进入平台图片数据库;二是新华日报成立以来拍摄的各类新闻图片,通过底片扫描和照片扫描的方式,使其数字化后入库;三是对新华日报以往刊载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原片已无法找寻的新闻图片,则通过对见报版面翻拍的方式整理入库。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片库目前分为历史图片和新闻图片两大类。历史图片部分的数字化整理正在进行中,建成在望。新闻图片来源主要有: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特约摄影记者、各市县通讯员发来的新闻图片;新华社、中新社等相关通讯社发布的有关江苏的新闻图片,以及向国内一些主要图片网站购买的新闻图片。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闻图片数字化管理平台建于2009年7月,为方便新闻图片的发稿和入库,图片平台下设五个子目录:本报记者图片库、特约摄影图片库、通讯员图片库、新华社江苏图片库、设计素材图片库。此外,在发稿平台上,有重大新闻报道时,都有一个相应子栏目分门别类存放图片,如与世博同行联动平台、2010年世界杯、2011年全国两会、2012年江苏省两会、记者急发稿、新华部门公用等,使图片资源在平台上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和科学管理。迄今为止,数字图片库已入库的数字化图片文件超过100万幅。从2009年起,新华日报陆续在全省聘用70多位通讯员为报社特约摄影记者,为他们开设发稿账号,与报社专业摄影记者享有同等发稿待遇,实现图片发稿的“在线”操作。由于发稿快捷、看图直观,可以跟踪自己图片的采用状况,深得特约摄影记者的青睐,激发了他们的拍摄激情和发稿欲望,据初步统计,仅2010年和2011年,特约摄影记者就上传图片1万多张(组),最多的个人月发新闻图片稿件70张(组)。为集团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稿源支持。
    规范的新闻图片管理流程。随着传媒竞争的逐渐白热化,受众对获取有时效性、现场感强烈且有着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需求增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图片信息,对图片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深度合理开发利用需要在工作流程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新华日报目前的新闻图片发稿、编辑和入库的运作流程是:本报专业摄影记者和特约摄影记者直接登录发稿平台个人账号填写相应的标题和文字说明,将图片直接上传平台,其他图片发稿人则通过电子邮件上传报社信箱,由值班编辑上传发稿平台,新华社等通讯社和图片网站专供稿由报社电讯部门人员下载后上传平台。视觉总监及值班总编可以按照图片标题、图片作者或图片说明等关键字在平台里检索,把相关图片检选出并签发给版面编辑选用。第二天,负责平台管理的编辑根据见报情况对图片分别归类入库保存。
    真实性把关与图片检索技术的创新
    新闻图片真实性把关难。新闻图片在平台发布时,由于缺少专业的编辑程序和审核人员,加之发稿时间紧等因素,对图片在技术层面上的真实性把关容易存在疏漏。近年多次发生的图片造假事件,已经在受众中形成了一个怪圈:看到一张冲击力很强的新闻图片,很多人想到的已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质疑新闻图片的真假。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的一些专业图片社和图片网站也纷纷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要求图片发稿人必须上传图片拍摄的源文件,源文件中记录着图片具体的拍摄数据(EXIF信息),通过对原始图片EXIF信息的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图片的真实性。做到这点,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在目前情况下还难以操作。因为这要对图片编辑的专业水准及对拍摄者拍摄意图的把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闻图片数字化管理有待规范。目前不少传媒集团的图片发稿平台都存在图片信息填写的简单化和不规范现象,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国际国内一些通讯社和图片网站的做法。图片拍摄者在上传前要对标题、内容、拍摄时间、地点等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每一幅图片都要由图片编辑审核后进入发稿程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正在建设中的稿件共享平台是一个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库,改变现在主要由新华日报为操作运行主体的模式,成为整个集团共享的稿件平台,在此平台内的多媒体图片稿件将分为两部分:一是已选用,二是未选用。对已选用的稿件进行分类长期保存,对未选用的稿件进行整理,一部分需要长期保存的就进行分类归档,其余的则定期清理。在需要长期保存的图片中,确保图片拥有完整的有效信息,同时要求能做到支持多维分类,对图片进行规范的管理。  
    新闻图片快速检索和有效利用有待完善。不少传媒集团在打造图片数字化平台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众多的摄影记者和通讯员拍摄的大量新闻图片,只有极少部分被使用,而大多只是一次性使用。另一方面,众多的报纸杂志、各类网站的图片编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有时即便知道图片库中存在合适可用的图片,也苦于淹没在海量的图片数据库里而无法快速找到。这里除了前面提及的在发稿流程中图片的相关文字信息填写的不规范和过于简单而导致检索困难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由于数字化图片平台容量有限,大量的图片只能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而此图片库又没有服务器与之连接,所以无法实现检索。新华日报在此方面已有规划,那就是建立以内容管理为核心的检索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检索引擎,支持关键字检索和全文检索,支持组合条件检索和二次检索,支持跨库检索以及联想检索等等,最终实现更优化的检索。其二,传统的图片数字化管理系统都是通过人们习惯的文字信息来检索图片,但不同形态的内容表达方式,又决定了这种检索方式存在缺陷。图片检索与文字检索不同,它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搜索引擎作为支撑。可喜的是,施乐公司已经在图片识别技术研发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依靠他们的技术,可以检索到具有相似特征的图片。相信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我们将可以根据一幅图片的特定内容来进行更准确的图片检索,而非仅仅依靠单一的关键词信息。图片识别技术的创新,将为加工二次图片信息与深度开发图片资源创造条件。
    由于先前开发和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图片库和图片管理系统,没有对图片的保值增值等提供有效的资产化的数字管理,很难使图片库里的图片产生增值的功效。传媒集团图片数字化商业管理可以说是图片管理平台建设的生存战略,也是最佳的选择,这一点已有先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的视野网成立于2010年8月1日, 目前已有固定上传摄友700多人,已上传图片22万多幅,现在每天访问量1~2万人次左右,总访问量已接近500万人次。他们的图片不仅对集团内发稿,还对外销售,他们在报道、资源、人气、市场无疑已经抢占了先机。
    正因为报网融合能让传媒集团利用网络平台,延续纸媒生命和活力、拓展媒体形态和内容,同时发挥党报权威、雄厚的新闻资源和组织资源优势,提升纸媒网站与商业网站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价值,让更多的库存图片实现保值增效,所以报网融合将是未来新闻图片数字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图片盗版问题与知识产权保护
    每一张原创新闻图片都享有不容侵犯的知识产权。图片盗版问题之所以变得严重,除了图片本身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极易复制和修改外,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对数字图片作品薄弱的版权意识。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人们对图片等数字产品的权益保护意识也在增强,开始探索和采取一些相应的图片版权保护技术手段和措施,在满足正常的网络传播使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传媒集团在打造图片数字化平台或图片网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自我保护。拍摄者应养成留有源文件的习惯,将图片文件上传平台或网站后,源文件保存在自己手里,也就留下保护自己的证据。
    图片数字化平台对库存图片的保护。拍摄者在将自己的图片上传平台后,平台就要对拍摄者提供的所有图片负责,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图片的安全和拍摄者的合法利益。目前针对数字图片版权保护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图片在平台发布时,对图片进行自身处理保护,如在图片上添加水印图文;二是在用户浏览图片时采用图片浏览干扰保护,如禁止复制等。
    图片数字化平台对图片拍摄者的保护。报网融合就是要全方位打造图片数字化商业管理平台,图片资源长期保存、管理和运用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涉及相应的版权问题,管理平台必须和图片拍摄者有明确、规范、合理的稿费支付标准,让图片拍摄者能及时、客观了解自己图片的使用情况。目前,国内多数传媒集团图片管理平台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在图片多次使用的稿费发放上存在明显漏洞。这会极大地伤害图片提供者的供稿积极性,也会对传媒集团图片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网络时代传媒集团图片数字化平台应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图片资源的自身价值,实现图片资源价值和利益的共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1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