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金边7月13日电综述: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富有成果
新华社记者王其冰
第45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13日落下帷幕。从9日到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了东盟外长会、中国-东盟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第二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和第19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等系列会议。这一系列旨在为东盟制定政策、推动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加强合作的外长会议,对亚太地区保持和平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盟自1967年宣布成立以来,日益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包括东盟在内的亚太地区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是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地区,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9日在会议开幕式上表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蔓延,西亚北非政治社会动荡,以及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恐怖袭击、跨境犯罪等,对东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2015年东盟建成全面共同体的目标都构成威胁。
在面对挑战的背景下,此次系列会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对话伙伴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互联互通;多个对话伙伴国在会上宣布向东盟提供各项援助;欧盟和英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东盟的对话伙伴;决定起草制定《东盟人权宣言》;推动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等。
会议主席、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贺南洪13日在会议闭幕式上表示:“会议就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缩小东盟发展差距,加强东盟与对话伙伴合作关系,解决区域问题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作为东盟的对话伙伴,中国希望此次东盟外长系列会议释放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的积极信号,增强各方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强亚洲增长动力,稳固亚洲发展势头。
本次中国-东盟外长会在良好的气氛中举行,各国外长或外长代表就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东盟国家外长普遍赞赏中国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持续深化,双方年贸易额已超过3600亿美元,人员往来达到了1363万人次。去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的各项倡议正在积极落实中。今年5月,双方举行了首次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9月将在中国举行首届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启动科技伙伴计划。中方设立了十个面向东盟的教育培训中心,涉及农业、新能源、会展、传统医药、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分布在6个省区。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阐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杨洁篪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同时,考虑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方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杨外长强调,在南海问题上,关键是各方要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复杂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
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后,杨洁篪向在场的中外媒体介绍中方与会情况时表示,系列外长会议增进了相互了解,富有成果。中方在各领域问题上的看法和立场得到许多与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杨洁篪说,多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也为此作出了重大努力。
舆论高度评价中国在上述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东盟及其成员国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为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利于地区稳定与发展。
马来西亚知名学者胡逸山说,东盟与中国是近邻,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来自日本和欧美国家及地区的外资减少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资金毫无疑问将推动东盟各国的发展。
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阿塔育滴·斯里萨穆特表示,中国是东盟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推动地区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