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作者:张书勇
在北京,王沛忠是个头戴“青年才俊”光环的河南人;在河南,王沛忠是个亦书亦画声名远扬的“北漂人”;在书画界,王沛忠是一个很有潜质和实力的后起之秀;在传媒界,王沛忠又是一个创造无数文化奇迹的“媒体人”。多年来,王沛忠一路豪迈一路歌,在喧嚣与寂寞中追求完美的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品格操守涅槃着自己的梦想,在业界多有口碑,被誉为“一匹穿越文化长廊的黑马”。
2012年3月16日下午,在首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沛忠的办公室,笔者在与他品茶论道中展开了这场关于工作、生活、艺术和故乡的对话。
笔者:我们一直在关注由您主编的《中国西部法制文学》这本杂志,从组织机构上看您的人员配置很紧张,可您的杂志却办得很好,而您又很休闲,这是什么原因?
王沛忠:首先我提醒您今天是周六。其次是在管理上我推崇绩效制,那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体制我是极力反对的。社会已进入21世纪,我们做事的格局也早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了。要说不累,那是假话,中央政法系统的方针政策落实、杂志社的分工布置、地方同志的来稿来函及事务性接待都很烦琐,何况我们的杂志正处在转型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应该说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重要的是,一个人要学会调节,忙中偷闲,培养兴趣和爱好,充实自己的人生。
笔者:除了书画,您的兴趣和爱好还有什么?
王沛忠:我喜欢喝茶,尤其喜欢普洱,也喜欢研究茶道茶具,如偶遇高朋,对茶畅饮,博古论今,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但我更喜欢书画,这种从骨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思之情,常常让我着迷。那魔变的文字,那浸润的墨色总能让我在艺术的世界里激情澎湃,忘却尘世的烦恼,在喧嚣和寂寞中回归真我。
笔者:多年来,中原书风异军突起,蜚声书坛,作为从这块土地上成长和走出去的书法家,您怎么看待和理解这种文化现象?
王沛忠: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到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等彪炳史册的先贤哲人,再到浩瀚万年的书法圣贤,中原大地从来就是英才辈出,群雄风流。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书法界涌现出了陈天然、李逸野、桑凡、牛光甫、黄居正等一代书法名家。改革开放后,河南书法家沐党恩浴春风,形成了以张海、王澄、周俊杰、李刚田、王宝贵为代表的“中原书派”,且风靡神州席卷东南亚诸国。现在的河南书坛,以宋华平、王宝贵、李强、胡秋萍、王荣生、赵振乾、许雄志、王鸣、张高山、吴行、米闹、杨杰、张剑锋、云平、张健才、谢安均、刘安成、计承江等为主的主席团成员代表了书法大省和书法强省的集体传承。所以说,河南书法界在业内刮起的这股强劲有力的书法之风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它必将对中国书坛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时下也有一些所谓的“书法家”,他们既不临帖,也不崇古,信手拈来,认笔为体,狂怪成风。更有甚者,抛弃和背离传统,天马行空地凭空造字和恶搞,在江湖中到处游走布道,吹嘘浮夸,损坏了河南书法界乃至世界书道的名声和形象。
笔者:您的书法飘逸、秀美、俊朗,让人赏心悦目,这和您的性格和职业有关吗?
王沛忠:在书法界,要说体会,就是“墨汁耗尽三缸水”却换来“废纸三千”。至于您说的“飘逸、秀美、俊朗”只是一种外在的书写形式,论章法和传统功力,与书法界的老师和前辈们还相差甚远,我还需多多学习,力争不辜负书法界前辈的教诲。要说与性格和职业的渊源,我想还是书卷气浓郁了些,这应该是文化人骨子里的一种书生气质,符合一般意义上的艺术规则罢了。
笔者:我在梳理和解读您的国画作品的过程中发现,您好像对芦苇野鸭题材情有独钟,那韵、那景和扑面而来的自然趣味与生活气息让我倍感惊叹,却又感觉似曾相识,您的这类作品的出处在哪里?
王沛忠: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起佛家一句话“雨不润无根之苗”,我的这类题材就出自于生我养我的故乡。倘若您有机会到周口的鹿邑乡村去采风,您会看到那些与乡村田野相互偎依的片片河塘。夏秋两季,那里白云朵朵,惠风和畅,芳草连天,碧水荡漾,芦苇婀娜,其间鱼儿戏水,野鸭和鸣。这些诗情画意的美景让我刻骨铭心,一直留存在记忆中,使我拿起画笔时就情不自禁地要表现这些场景。这里面有我太多的童年幻想和纯真记忆,还有我对美好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它们都代表了我的乡思和熟悉又永远眷恋的乡情、乡韵。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这些田园牧歌式的题材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笔者:您国画当中那些带有“咏叹调”意味的笔墨是否和创作的表现主题有关呢?
王沛忠: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我所有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的启迪和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是所有美的源泉,你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有一颗触动美的心灵,有一双描绘美的巧手,那么你就是一个诗人,一个艺术家。因为你创造的美表现了生活,是人们喜欢的世界,你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追逐、热捧。所以,我主张艺术要立足原创,扎根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服务生活,这也应该是艺术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客观上讲,也是艺术范畴“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国画形式表现。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笔者:您的山水画以黄山题材居多,您笔下为何没有中原气象?
王沛忠: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从宏观上要解释一下:山高在于雄、秀、险、奇,艺高在于风、雅、韵、美,传河山神采,写河山魂魄,表河山之美意是每个山水画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笔下多黄山,这缘于我刚学绘画时无数次到黄山写生。确切地讲,黄山地貌启发了我最初的山水画审美追求,引导了我的创作趋向,以至于后来就成了一种创作习惯。
这些年,我多次登嵩山,游云台,宿太行,写生伏牛山……可谓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收获颇丰。闲暇之余,倒也创作出了许多符合中原画风和中原气派的山水画作品,只是笔墨和结构尚待成熟,作品多形式而欠意蕴,重写生而欠造化。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在郑州搞个人展览,届时定会恭请中原美术界前辈批评赐教。
笔者:作为一个书画家,如何对接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这个历史性的时代课题?
王沛忠:这是一个很宽泛的综合概念,具体地说,这是党和政府重视文化,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软实力的一个历史性决定,是以文化的形式对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怀的再塑造,是对经济快速发展状态下国民素质和道德建设的提高和促进。而书画作为文化的一种传统表现形式,更应“笔墨当随时代”,记录和描绘这些改革成果,为时代的发展树碑立传。这也是书画家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笔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专访,最后,您想和家乡父老乡亲说点什么?
王沛忠:感谢家乡父老多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期望。艺术的道路艰辛而漫长,今后,我会在作品创作题材的广度、主题的深度和笔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再下工夫,提高表现力,强化感染力,创造出更加鲜明的个人风格。
茫茫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艺术家气韵天成之圣地,更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更愿意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美术学刊》杂志社编委、《大河》诗刊社副社长、河南人民书画院院长)
王沛忠艺术简历
对话王沛忠1
王沛忠,字济忱,研究生学历,书画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清华艺术创作研究会理事,现任《西部法制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河南人民书画院北京联络中心顾问。
王沛忠1969年生于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自幼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环境的熏陶,酷爱书画,青少年时作品就曾受到美术界人士的赞誉。多次参加省和国家级美术大赛,书画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其书法风格雄浑潇洒,豪迈遒劲,刚柔并济,既有文人的灵秀之气,又有气势磅礴一挥而就的大家风范。其画以山水为主,擅长墨竹花鸟,既有传统的艺法,又有西画的笔韵。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其人注重以文会友,以画交友,赢得了书法界的广泛好评。
对话王沛忠2
对话王沛忠3
对话王沛忠5
对话王沛忠6
对话王沛忠7
对话王沛忠8
对话王沛忠9
对话王沛忠10
对话王沛忠11
对话王沛忠12
对话王沛忠13
对话王沛忠14
对话王沛忠15
对话王沛忠16
对话王沛忠17
对话王沛忠18
对话王沛忠19
对话王沛忠20
对话王沛忠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