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3|回复: 0

从医生称谓的历史变迁看其地位和信誉之降(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4 2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9-24 22:50 编辑

                                  蒋成博
       从历史的角度看,医生称谓出现过许多变迁,这种变迁不仅显示出医生地位的变迁,也显示了其信誉的下降,其总趋势是从高到低,从好到坏,褒贬不一的。
       周代,医生称作“疾医”,是一个相当于现代内科医生的官名,属于正科级干部。在当时,他们主要为皇宫贵族服务,地位相当高,贫民百是享受得不到“疾医”看病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医师”一称。不过,那时的“医师”和现代的“医师”虽然写法一样,内容也有共同之处,但并不全然一致。古今“医师”相同之处在“医”,大家都是“治病救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师”,现代的“师”等于“生”,“医师”等于“医生”,“师”是个一般职业。古代的“师”则带有尊称,“医师”与“国师”、“太师”等齐名,他们不仅是一个治病救人的职业,还可以兼论国家大事,常常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一点,从《内经》即可看出。
       秦始皇时代,医生被称为“奉常”,是官名。至公元2世纪中期,汉景帝时期,这个医官之名,又被改称“太常”。西汉时专设太常、少府两大医官职位,太常为百官治病,少府在宫廷里,专门为皇宫工作人员及皇家治病。东汉曹魏时期,设置“太医令”之职,隋唐之际改称“太医署令”,均系掌管医疗机构的医官,几乎可与现代卫生部领导并驾齐驱。
       “医生”一称,始于唐朝,此外,唐朝还设立了药医师(后称药师),专门负责采办诸药、调和制剂等工作,大致相当于现代的药剂师。
       以上各个时代,医生地位都非常显赫,有时不亚于文武大臣。但此后则逐步下降。尤其在宋朝以后,医生地位和声誉可谓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
       北魏时期,医生虽然称作“太医博士”,但除了看病,主要任务是教授弟子。
       降及宋代,设有医官院,设置提点为长官。宋代,医生还有“大(dāi)夫”一称,不过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dà)夫”,地位大大不同以往了。另外,宋代还出现了“医士”和“郎中”之称。
       明清相沿宋制,长官称为院使,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主要为宫廷服务。御医属于皇帝内廷的医生,专门为皇帝服务。
       纵览历史,医生从“师”、“太”,到“生”、“大(dāi)”,及至“士”和“郎中”,地位和声誉越来越低。“士”倒无妨,“郎中”则使人联想到“江湖郎中”,骗子之流。这也许是近年来人们大喊“中医骗子”的历史由来吧。、
       古代的“中医骗子”多出自“江湖郎中”,现代的“中医骗子”则出自很多中医科研机构,尤其是最高中医科研机构,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下属单位频繁爆出“科研造假”丑闻,便是个极好的反面例子,值得世人深思。
现在,人们对医生的称呼更不堪入耳,竟然有人把“白衣天使”称为“白狼”,以言其“阴毒”。此称自然不可取,但也绝非空穴来风。
       历史是一面镜子,“郎中”暗指“中医骗子”,“白狼”直指“白衣天使”,中西医两大机构的医务工作者无一幸免。这是广大患者医疗素养低下,还是医疗机构确实令人厌恶呢?原因可能很多,但实际情况似乎在提醒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全面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不良形象亟待提升。


该贴已经同步到 徐茂公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