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温哥华9月23日电专访:“我是故乡变化的见证人”——访温哥华老华人谢英榛
新华社记者马晓澄
温哥华华人谢英榛已移民加拿大近20年,但几乎每年都要回中国参加广交会。一辈子从事外贸生意的他说,自己跟广交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透过广交会这扇窗口,自己也见证了故乡的变化。
广交会创立于1957年,一年两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今年8月,作为广交会驻加拿大招商联络处负责人的谢英榛来到广交会展馆,打算与组织者沟通下届广交会的宣传和招商事宜。不过一到展馆门口,他就犯了难。
“场馆这么大,写字楼在哪里我都找不到了,”他向记者说起了当时的窘境,“最后没办法,只能打电话叫他们出来领我进去。”
这也让他想起50多年前随父亲参加广交会的情形。他说:“当时广交会场馆设在广州海珠广场附近一栋楼里,上上下下几层,半个小时我就能跑完。而现在,花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看完。”
谢英榛祖籍广东梅县,后来在香港从事机电产品的代理经销,“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的外贸事业”。因此,他对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事业怀着深厚感情。
“以前我们出口的电子产品,连电视机、电饭煲都做得不好。现在我们好多机电产品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广交会上去看,产品真是琳琅满目,”谢英榛说,“每当在广交会上看到这种变化,我的心情都难以形容。”
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谢英榛表示,虽然名字前后只有一字之差,但这反映了广交会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与国际市场互动的新思维。
与这种变化相对应,谢英榛近几年也在积极推动在广交会上建立加拿大企业的进口展区。他说,自己在与加拿大企业交流中,明显感到广交会知名度在提升,这有利于加拿大企业将广交会当成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名“老广交”,谢英榛见证了广交会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少到多,思维从侧重出口到进出口并重的变化。他说:“广交会是产品集中展示的窗口,但它何尝不也是故乡变化的窗口呢?”(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