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兰州10月4日电(记者陈斌 白丽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布设合理的防沙堤能局部改变风向并控制风沙活动,防沙堤在高寒干旱地区风沙防护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对不同形状、不同倾角和不同高度防沙堤的流场结构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和风沙防护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防沙堤可强烈影响周围的气流流动特性,其中迎风坡脚低速区和背风侧减速沉降区能有效降低风速、阻滞风沙流。
为了验证实验结论,中科院专门组织了科研人员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玉门段对防沙堤的防护效益进行了野外实地验证。据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李建国介绍,防沙堤多位于防护体系的阻沙带,具有阻挡为主、导阻兼顾的防护作用。
“通过野外观测验证了风洞实验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将为日后防沙堤更广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李建国说。
据资料显示,中国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共有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165.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2%。流动性沙漠长期以来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发展、交通和民用设施建设以及文化遗址保护等,其治理成为一大难题。
李建国表示,防沙堤作为新型的防沙工程,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较少,在高寒、干旱地区更能突显其优势,防沙堤堤身牢固不易破坏,能够达到较理想的防护效果,这项研究成果的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