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8|回复: 0

国内媒体报道河南砍学生案少于美枪击案遭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6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环球时报

  精神疾病者太多,易威胁社会
  何 辉
  在美国校园枪击惨案迅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焦点的同时,国内媒体对同日发生在河南省光山县的校园袭击案的报道却要少得多。据报道,光山县校园袭击案件的行凶者被初步认定患有精神病,但当地政府至今未作有效回应。在社交媒体中,许多人在据此指责地方政府“冷应对”、“封锁消息”的同时,也批评中国媒体对国内的这起事件不够重视甚至是有意回避。
  笔者认为,如果每次类似事件发生后,公众的态度都仅仅停留在对媒体或政府进行指责的层面,对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恐怕远远不够。而媒体如果只停留在报道惨案本身,不对暴力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进行揭露和挖掘,对促进社会改善的作用也会非常有限,将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少年儿童的暴力行为显示,精神疾病是引发这些行为主要的直接因素之一。如2010年,我国各地曾发生数起独立事件,每个事件中都是行凶者在校园内或学校附近袭击儿童及其他目标,据报道这些行凶者中多患有精神疾病。
  显然,不断发展的社会制造了很多社会问题,从而使社会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大为增加。据2009年美国研究人员菲利普斯和同事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有1.7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患有心理疾病,其中只有5%的人咨询过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他们在对中国四个省份的6.3万人进行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另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5570万成年人(约占总数的26%)被诊断出患有心理疾病。可以说,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生活压力、环境污染、信任关系削弱、虚拟生活增多导致现实交往减少等许多社会问题正不断给人增添更多的思想困惑与精神负担。对暴力事件,有心理专家指出该类事件可能引发“模仿效应”,这就需要媒体在报道该类事件时,严守职业道德,在满足民众知情权时注意保护受害者及其亲属的隐私,不能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而肆意渲染血腥与暴力行为。媒体也不应仅仅停留在报道暴力事件本身的层面,还应拿出更多精力关注和呼吁如何通过加强社会治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减少精神疾病,如何对患有精神疾病者进行治疗、帮助和管理。
  当然,要减少由精神疾病引发的暴力事件,不是仅仅通过媒体单方面呼吁和依靠政府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社会成员、家庭、学校、媒体、企业和政府都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对该类事件的发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效,从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