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转专业,在国外非常流行,国内也在改。昨天,省教育厅宣布:浙江高校要给在校的88万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记者翻看了《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指导意见》,发现除了正在休学、从外校转入、招生时规定不能转专业等特殊情形下的学生,高校要给符合本校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透露,浙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9.5%,本专科在校生88.48万人。大学期间能转专业,是众多学生的需求。 此前,浙江高校大部分已自发推行转专业政策,但转专业的条件普遍只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国计量学院每年转专业成功的,有700多名学生,在全校14000多学生中约占3%到5%。中国计量学院副院长宋明顺说,经过调查,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学习平均成绩都高于其他学生。 浙江财经学院实行转专业时间更早,2001级学生就可以申请转专业。校教务处处长沃健说,现在学校允许学生全方位选专业,不设一二本限制。 此次,省教育厅新政强调,高校要把重点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比如有的学生进大学,本专业成绩三分之二以上不合格,而且经由老师证明,平时学习认真尽力,的确不适合在本专业学习,就可以享有转专业机会。 王国银说,《意见》发布后,浙江各个高校的执行细则都将进行相应修改。明年年底,教育厅会就转专业制度执行情况展开监督检查。 记者观察 热门专业“爆棚”,必然 冷门专业“空巢”,未必 我国高校转专业,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当时北京大学有“转系转专业”制度,武汉大学(微博 招生办)也允许具有突出志趣和才能的学生转系、转专业。但当时高校就业包分配,不存在就业压力,转系转专业乏人问津。 学生自行择业后,转专业开始受人关注。在就业压力下,会不会造成冷门专业“空巢”,热门专业“堵车”现象? 昨天,我和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学校老师交谈,他们都认为,目前还没有出现某个专业学生转光,无法开课的现象。热门专业“堵车”是必然的,很多学校通过考试,按照成绩优先选择转专业学生。 在浙江财经学院,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申请学生数量的确不一样,每年申请转入金融专业的学生最多。所以学校有限制,每个专业允许转出学生,不能超过30%;接收的学生,不能超过10%。 在中国计量学院,目前不管哪个班级,转出学生不能超过14、15人;艺术类不能超出25人。转专业学院都会先核定每个专业接收人数,然后让学生公开报名,再通过考试选拔。比如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适合某专业,但在转专业考试中,专业基础没有通过考核,意味着他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就不能转。 在杭师大,转入专业里师范类的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等比较热门,这几年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也开始抢手。现在杭师大每年因为转专业学生多,会为英语、中文专业特别增设一个班。 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顾玮坦言,让每个学生享有一次转专业机会,是会给高校的专业设置带来影响。这是学生用脚选择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而“热门专业”与基础理论专业等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有政策的引导。(记者 王玲瑛) (钱江晚报 王玲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