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武汉晨报 郭将和阮浩,80后破烂王,卖破烂卖出了新意和商机。记者李子云 摄
【毛毛虫时期的过去式】
两名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阮浩和郭将,其中还有一名大学生,甘当“破烂王”,从走街串巷收废品开始,直到现在拥有一家资产近百万的公司。
28岁的阮浩是孝感人,2005年在武汉就读大学毕业后,考了几次公务员,每次都是面试没过。他在家“玩”了近一年,父母支持他考公务员,他却不愿当“啃老族”。
2008年,阮浩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地安全员,做了几个月以后,因为看不到前途,他便辞职离开了。第二份工作,阮浩开始创业,他在一所学校承包了一个食堂,做了一年,倒是没有亏本,但要疏通各种环节,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他放弃了这一行。
2009年,失业在家的他开始收废品。他踩三轮车走街串巷,从收一些瓶子、纸张等生活废品开始,后来专在工地上收废钢筋头。在此过程中,他认识了郭将。
郭将也出生于1985年,武汉人,他身材高大,国家二级运动员。
郭将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中还有两个姐姐。“我小学时甚至期末才能交上学费。”郭将说,2003年参加高考后,他放弃了读大学。
郭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流水线上做操作工。坚持了3年。每月工资1000~1500元。
后来,郭将贷款和昔日同学合买了一辆二手渣土车,由于经营不善而失败,负债几万元。到了2008年,由于工作不好找,他在家反省一段时间后,毅然选择做废品回收。刚开始的一年里,郭将的老父亲和他一起,每天拖着板车四处收废品。“每天早上天亮出门,天黑回家。”郭将回忆起那一年的生活,最感到对不起的就是50多岁的父亲,“老父亲还要拖板车,作为儿子感到心酸。”郭将说,那种沿街收废品的日子,持续了一年时间。
请不到人
十几吨废钢筋头自己搬
郭将和阮浩的目标很大,在了解废品这一行后,他们决定专接企业的业务。2010年,两人在武大科技园附近租了一间仓库。一天一位年轻人过来问他们,是否收公司废品,那一笔单子,两人赚到第一桶金。“其实也只有几千元。” 业务逐渐展开后,废品回收量开始增大。一次,一个工地有十几吨废钢筋头要处理。对方要求他们派人过去清理,二人便找了几位临时搬运工。谈好了价,对方看他们要得急,就反悔了坐地起价。郭将说,一气之下,他和阮浩,再加另外两名员工,四个人自己动手搬废钢筋。那时正值武汉夏天最热的时候,顶着烈日,他们从上午搬到天黑,装满了一辆七八米长的货车。
“有钱赚就蛮开心。”郭将说。
【破茧成蝶的现在式】
现在已有五家长期合作公司
阮浩和郭将把废品回收事业越做越大,已有5家公司长期固定将废品卖给他们。“我们的服务做得好,分装、清理我们可以上门服务。”郭将说,现在合作的公司有电器公司、做测量仪器的公司、电线电缆公司等。昨天,记者跟随他们到了其中两家公司的废品仓库。一家是位于东湖高新理工科技园的一家电气公司,废品区面积较大,被分为“废木区”、“废元件区”、“废铁区”、“废纸区”。
“其实做我们这一行,最难的就是维护关系。”郭将说,以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年收入大概在30万左右。“但很多钱都花在应酬上了。阮浩和郭将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让公司有更大的规模。去年底,他们已经开始筹划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郭将和阮浩都已贷款买房,二人都各自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记者陶常宁
(原标题:不愿“啃老”,废品创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