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贵阳2月1日电(记者李惊亚)“寨子里不给我水喝,还强行要把我送到麻风村,我哭了几天几夜,想自杀,但是没死成。”71岁的畲族妇女吴道珍回忆说。
吴道珍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在村子里乞讨生活,在十来岁的时候,不知怎么染上了麻风病,脸上总感觉像有蚂蚁在爬,被送到杏山镇坪山村新益组后,一住就是50年。
麻风病俗称“癞子”,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由于不清楚麻风病的病因,晚期麻风病人会出现鼻塌目陷、断手断脚的情况,麻风病令人异常恐惧,人们谈麻色变,对麻风病人像驱鬼一样到处驱赶。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甄橙撰文说,中国曾是全球公认的麻风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前,麻风病人被杀、遭活埋的事件时有发生。
“按麻江当地的风俗,直到上世纪60年代,麻风病人一旦死去,尸体一定要火化,村民担心玷污土地,还要把病人的骨灰扣到锅里深埋。”麻江县副县长梁谊欧说,“正常人拒绝与麻风病人共同生活,又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政府只好设立麻风村,将他们隔离起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坪山村,这个大山深处的麻风村,累计收容了像吴道珍这样的151名麻风病人。对于麻风病人而言,和病友们一起生活、接受统一治疗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上世纪80年代,贵州通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有效提高了麻风病治愈率,将病人隔离于麻风村内的治疗管理,转变为病人回到家庭内,由社区治疗管理,并全面开展畸残预防与康复项目。
贵州省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李进岚说,贵州不断加大对麻风病防控的投入,改善麻风村的居住环境,目前贵州还有47个麻风院村,居住着700多名病人,不少人已经治愈,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离开,选择了在麻风村终老。
李进岚说,贵州的麻风病患病率已达历史最低水平,社会对麻风病的认识日趋理性,每年都会有志愿者和义工来麻风病村服务,“癞子”,这个对麻风病人的不雅称号慢慢听不到了。
曾经热闹一时的麻江县麻风村,近年来变得日渐冷清,目前仅有29名治愈存活病人在这里生活。杨秀文的麻风病1988年治愈,并娶妻生子,他的儿子考上大学水电专业,妻子是浙江义乌人,两人均在外打工。
“儿媳知道我得过麻风病,但是她没说过嫌弃话。”杨秀文除了眉毛掉落,看起来已与正常人无异,他呵呵笑道:“他们小两口现在健健康康的,生活得挺好。”(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