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题:更多的思索
新华社记者王家全
3月4日长春发生的“盗车杀婴”事件,不仅使中国国内民众义愤填膺,而且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
特别是,有人把同期发生在美国的一起几乎同样的事件披露在网上后,就更让人心情难抑了。据说,美国的那起事件中,盗走汽车的贼发现后座有婴儿后,没有把她掐死,而是选择了报警。
现在,长春事件除了悲剧性的结果是确定的,其他尚有太多传说与猜测,网络空间如同笼罩着一层雾霾,需要一股劲风才能吹散。
网民从最初的揪心关切,到后来的切齿愤怒和祈祷默哀,再至发问反思,使这一事件成为两会开始后民间舆论场最关注的新闻。
目前,人们,特别是为人父母者,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这样的悲剧如何避免?像幼儿园杀人事件一样,这种事情还会在中国出现吗?
现在埋怨孩子的父母粗心大意显然不够厚道。孩子的母亲精神已近崩溃,想必父亲承受能力再强,这个惨痛的悲剧对他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网络上,有人列出了美国关于惩罚父母将年幼孩子独自留在车中的法律。
他们认为,在两会期间“立法者”齐聚北京的时机,借此事件促进儿童保护立法实为必要。只有一个法治国家,才能保护自己的公民,而中国正加速走在法治国家的路上。
一次儿童生命安全事故总会引发一场争辩,讨论谁要承担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表示,作为顶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政府、社会和监护人之间划分责任和权利。这都需要法律规定明确。
然而,健全的法律制度虽值得尊敬,但就如同法律不能阻止犯罪一样,法律也很难让粗心大意的父母变得细心谨慎。
况且,就这起事件中孩子父亲的做法来说,谁难免都会有心存侥幸的时候。也可以说,人们往往会把这个世界想得不那么糟糕,而低估了隐藏在身边的风险。这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如果自首嫌犯周喜军所述属实,那么,当他用双手结束了一个仅仅两月大的生命时,不仅一起原本简单的盗车案变质为杀人案,而且他也终结了盗亦有道的江湖传说。
如果网络上的某种传言属实,则更证明了“江湖”的险恶。除了诉诸法律,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虽然,出席两会的吉林省人大代表已将其定性为“偶然事件”,但网络上的舆论仍然倾向于把它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相联系,指出个案的后面,或许隐藏着治理一个13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难言之隐。
不管怎样,这件事情已经带来了关于中国发展的更多思索。(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