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运动第二年,文革爆发的前一年,后院栀子花开时分,花儿出生了,带着很响很响的哭声。 在栀子花香弥漫的家里,上过夜校,粗通文墨的父亲挠挠头,给花儿起了个名——栀花。可到上学读书时,老师不会写“栀”,就写成了“枝花”。从小到大,所有认识的长辈和平辈,包括后来的老师同学朋友,都叫她“花儿”,真正的名字栀花或枝花,叫的人就很少了。 花儿命苦,在家是老大,妈妈就叫她“丫头”,在她后面,5个弟弟妹妹以不到1年半的间隔,迫不及待的排着队来到人间。那么花儿从会走路起就开始扫地洗碗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家务事做的稍有不好,弟弟妹妹哪个要是打起来哭起来,挨骂挨揍的就只能是花儿了。更苦的是,再稍大一些,花儿就和妈妈一起出工做农活挣工分了,在花儿的家里,老老少少有十口人,是典型的“缺粮户”,花儿还没有锄头把儿高,却不得不和大人一样在田间劳作了。 等一个又一个弟弟妹妹能上学读书时,他们一个个差不多是被爸爸妈妈用棍子往学校撵去的。花儿想读书,却被妈妈阻止,说要出工挣工分,不能上学,就这样,三个弟弟妹妹读书了,花儿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花儿不甘心,哄着弟弟妹妹,要他们教认字,用他们的笔和本学写字,没过多久,就能帮着弟弟妹妹写作业了。 作为老大,花儿在家得到的唯一优待就是每年过年前,都能穿上一身漂亮的新衣服,弟弟妹妹只能接花儿的“现款”。就是村里人常说的“新老大,旧老二,垮老三”。花儿长的漂亮,喜欢穿漂亮的新衣,一直到现在,历经坎坷的花儿依然喜欢穿漂亮的衣服,每每逛街,最喜欢的就是逛服装商店,看到喜欢的,不论价格多少,一咬牙就买,而买回家后可能就穿一回两回,甚至一回都没穿,就放在衣柜里到放忘记,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