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环球时报
美媒:歼15至少遇3次事故 中国航母战力堪忧
资料图:歼15降落辽宁舰。
据美国《连线》杂志3月21日文章称,中国首艘航母试航及其舰载战机显示了中国海军能力的巨大飞跃。去年夏天“辽宁舰”处女航时铺天盖地的宣传,以及11月份歼-15战机的首次成功起降,都昭示着又一个世界级的航母大国的崛起。不过,文章称,自2006年中国海军舰载航空部队建立初始,中国实验型歼-15战机至少出过3次事故。
发展航母和舰载机是有难度的,需要数年的反复实验,不能有丝毫冒险。中国作为海军强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但中国首批航海飞行员的传奇经历则不尽人意。许多事情都会有出错的时候,这让人怀疑北京是否能很快拥有真实可靠的航母能力。
第一起事故发生在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间,一位匿名飞行员——仅提到“试飞员C”——正准备将歼-15降落至飞机测试中心时,警示灯发出红色信号,显示一个液压系统出现泄漏。文章指出,此次紧急事件不完全是意外。据一位美国消息人士称,“歼-11B项目遇到了大麻烦,中国因坠机事故损失了不少飞机。”
飞行员C在液压系统完全失效前匆忙放下飞机起落架。“试飞员C紧紧抓住驾驶杆,全神贯注地保持飞机平衡。”虽然战机着陆了,但没有液压系统就意味着无法制动。机场地勤人员架起防撞护栏——极有可能是一条可以挂住飞机尾翼的弹出式缆绳——歼-15幸运地停在了跑道上。
后来,“试飞员B”在模拟航母降落时,其驾驶的歼-15速度“骤降”。战机两个引擎中的一个失效——这极易引发失火或爆炸。试飞员B当即计算了速度、高度、离跑道的距离,并“果断地将故障引擎关闭”。
第三次事故更具戏剧性。“试飞员A”正模拟制动着陆,将用歼-15的尾翼勾住了横在跑道上的缆绳,这套制动装置与“辽宁舰”上的装置具有相同结构,可以使飞机在100英尺距离内停住。在这次试验中,歼-15没有起飞,如火箭一般以125英里的时速沿跑道疾驰,目的在于勾住跑道对面尽头的两根缆绳之一。
试飞员A勾住了第一根缆绳,但动作太猛烈,“砰”地一声剧烈地碰撞到飞机尾翼。据报道,“目击这一幕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但第二根缆绳勾住了它,急速行驶的歼-15踉踉跄跄地停住了。
2012年11月23日,包括试飞员A在内的歼-15飞行员调往在中国沿海航行的“辽宁舰”进行首次试飞。早上9点8分,试飞员A降落了,勾住4根缆绳中的第二根。甲板人员爆发出热烈掌声。在中国飞行员冒险数年后,中国终于证明了其有能力在航母上起降战机。
不过,安全有序地获得这些能力——这里指在没有实战压力情况下实现——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中国航母能力要变得有实质意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