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导读:“9-11层,别以为不高不矮,价格不贵,大家都抢着买,这是大错特错。这几层正好是扬灰层,脏颗粒到这个高度会停留,PM2.5浓度最高,是最脏的几层。”在时不时被雾霾笼罩的各大城市中,一名售楼小姐关于“黑色楼层”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楼层越高,空气质量越好,“‘黑色楼层’怎么也轮不到9—11层吧!”也有网友理性地进行了反驳,网名为“尘埃不定”的中学物理老师指出:“从理论角度说不通,100微米(PM100)以上的颗粒才会明显沉降;重量很轻的PM2.5不遵循重力沉降的定律,而是漂浮在空气中平均分布,‘黑色楼层’一说不可尽信。”那么,楼层到底与PM2.5有无关系?哪些楼层相对污染最重呢?《生命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
“9—11层是‘黑色楼层’的说法非常荒谬,没有科学依据。”彭应登开门见山地指出,20多年前,北京市相关部门就开始在位于马甸桥西北角325米高的专用气象塔上观测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包含PM2.5)。“多年的观测结果显示,PM2.5浓度与楼层没有明显关系。”彭应登告诉记者,PM2.5的浓度主要与建筑物周围的小环境、气流、建筑物分布、污染物排放方向和高度等有关,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与污染源的距离。“公路、街道上的汽车尾气、尘土等污染物都集中在1—2米高的呼吸带内,其浓度随距离增加而递减。而对底层的建筑来说,其周围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PM2.5的浓度大小会受污染物扩散规律的影响。”一些城市的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也证明,PM2.5和PM10的浓度,在1—3层楼最高,随着楼层高度升高,PM2.5的浓度就开始下降,并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颗粒物的沉降速度与其自身质量有关,例如在5000米的高空,粒径为1微米的粒子自然沉降到地面,需要3年11个月的时间,而粒径为10微米的颗粒仅需要19天。由于质量较小,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当然,PM2.5的分布也有边界,这一边界层的高度受气温影响,冬季约三四百米,夏季则高达1公里。几乎所有建筑物都处于这一边界层之下,这再次证明,PM2.5的浓度与楼层无关。
严谨地说,“PM2.5的分布情况很复杂,只用污染物扩散规律来推测整个城市的环境不够准确,还要考虑建筑物周边的实际情况。”那么,大家如何判断室外PM2.5的浓度呢?“在居民区里,PM2.5的污染源多与电厂、餐馆等有关,这些污染物多有异味。最简单的就是开窗闻一下,如果空气里有异味,很可能PM2.5较多,尽量关闭门窗。” 彭应登提示说:“选房子更多要考虑位置,周边环境,不能只听信‘楼层说’。”绿化较好、离马路较远的房子,相对来说空气质量更好。此外,“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有时比室外更大。”因此,做好自身防护很重要。如增强门窗的密封性,选择适当时机开窗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少开车多步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出行戴口罩,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