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2|回复: 0

国际专家解答芦山地震三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2 08: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特稿:国际专家解答芦山地震三疑问

新华社记者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往往会发出如下科学疑问: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吗?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地震可以预报吗?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一些国际专家,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汶川之余震?

芦山地震自然让人想到2008年同样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在地图上看,芦山与汶川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在地质学上,两地都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这是夹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一个地震多发带,长约500公里,汶川地处断裂带中段,而芦山位于断裂带南段。

那芦山地震是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这个问题还有争议,记者采访的国际专家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余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杰西卡·特纳说:“尽管时间已过去多年,但我们认为,此次发生在同一区域的地震仍是当年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这是我们目前的判断。”

而中国地震局一些专家曾表示,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是独立的两次地震,芦山地震不属于汶川地震的余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陈胜早对此表示,上述两种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通常从构造类型、震源机制、曲线分析等途径来判断主震和余震的关系,但科学界存在不同的判断标准,如果各自依据的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彭志刚则介绍说,传统意义上认为,余震发生在主震破裂带周围,其频率根据“大森公式”随时间衰减,如果余震频率衰减到主震发生之前的水平,那么可以认为余震序列已经结束了。对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震前地震活动水平很低,有研究者推断其余震可能会长达上百年。

地震活跃期?

芦山地震除让人想到汶川地震外,还有近年来国际上多次发生的大地震: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这些是否表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伊丽莎白·科克伦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年都会有一次8级以上地震,近20次7级以上地震,超过120次6级以上地震。因此,近年来多次大地震并不表明地震正在增加。

彭志刚介绍说,地震学界对于“地震活跃期”尚有争论,还未达成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以后,全球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频率比以前要高,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随机现象。

在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中,大多数对“地震活跃期”的说法持谨慎态度。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就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专门探讨上述大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这篇文章颇能代表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那为什么许多人有“地震活跃期”的感觉呢?这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是过去对地震了解不多,现在随着监测水平提高,大大小小的地震都可知晓;第二是现代社会传媒日益发达,地震信息被迅速传播,相关讨论也更多,其中不免有夸大之辞在流传;第三,全球地震带人口越来越密集也是不争的事实,地震的破坏性也因而变大,更加引人关注。这些因素合力导致一些人形成了我们正生活在“大地震时代”的印象。

预报可能性?

且不管“地震活跃期”是否存在,一些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有目共睹,那么对于这些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否可以预报呢?

现在科学界承认在地震预报上的能力有限。就在2012年年底,在曾受地震袭击的意大利拉奎拉,当地法院因提供地震信息失误判定6名科学家有罪。当今科学界的顶级社团和刊物——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自然》杂志相继发声为这些科学家辩护,理由之一就是当前的科学还没有办法准确预报地震。

那常说的地震预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存在用词的细微差别,虽然把一次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诸要素都准确地预先报出来还无法实现,但是根据地球板块构造等特点,预测某地在某段较长的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还是可以尝试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就在自身任务描述中说得很清楚:承担地震中期和长期预测任务。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伊丽莎白·科克伦说:“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甚至也许永远无法做到,但对于生活在地震多发带的人们来说,应做好地震防范准备,提前制订好应急方案。”(完)(执笔记者:黄堃;参与记者:林小春、郭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3 1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