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72小时黄金救援期已过,“4.20”四川芦山地震的救援工作仍在与时间赛跑,眼下在伤亡严重、余震频发、阴雨连连的震后灾区,科学防疫工作又迫在眉睫。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在搜救工作基本完成后,地震灾区应重点做好防止传染病暴发的工作,特别是防止腹泻和呼吸系统感染之类的疾病流行。
根据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显示,地震重灾区芦山县未来数天内降雨较多,白天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湿热多雨的环境极易造成细菌滋生传播,同时考虑到灾区生活卫生设施毁坏严重、人畜尸体腐烂、垃圾堆积等原因,易造成疫情隐患。
地震后出现重大疫情,已有前车之“痛”。然而,“大震之后必有大疫”这一论断并不科学,震后疫情可完全规避。
专家认为,防控震后疫情首先要确保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灾区群众要防止病从口入,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食冷食和过夜的食物,对从废墟中“抢救”出的食物,切记煮熟煮透。
其次,规避灾区疫情,必须保证灾区的卫生条件。目前芦山地震灾区已安置约6万名灾民,大量受灾群众合住在临时帐篷内,点多人密,引导受灾群众注意卫生十分重要。
受灾群众要保护水源卫生,集中堆放废弃物垃圾,不随意丢弃;做好防中暑、防蚊虫叮咬等措施;保证临时搭建房和安置帐篷内空气流通、通风换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勤换衣物、勤晾被褥。
对政府而言,相关部门要迅速安排专门卫生防疫力量,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测,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安置点配置净化水设备、杀菌消毒工具等。(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