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7|回复: 0

中国人尝试用新媒体拯救方言土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1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上海6月8日电(记者许晓青、吕秋平、仇逸)近年来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上海正在面临一场“方言危机”。不过,最近“危机”出现了一些转机。

    39岁的顾一波利用网友喜闻乐见的“汤姆猫”软件,在中国的视频网站上传了6集自创的“汤姆猫教南汇话(上海浦东土话)”的小节目,因为发音有趣、台词生动,在一年内吸引了超过40万次的网络点击。“这样学方言,很欢乐”。有人留言说:“想起了家中长辈们亲切的声音”。

    用卡通形象录音软件来传播一种中国地方方言,这样的尝试源自顾一波的一段偶然经历。2012年农历春节,顾一波在拜年时发现,家中94岁的老祖母与还在上小学的曾孙几乎无法用语言沟通,必须依靠他从中“翻译”。

    顾一波说:“老奶奶满口土话,根本听不懂普通话,我儿子11岁,只会说普通话。当老祖母称赞曾孙‘暇咋来’(很听话),孩子根本无法理解,当时我心里顿时有一种方言传承的危机感。”

    顾一波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忘记上海浦东方言。后来,他想到了借用儿子爱玩的“汤姆猫”软件。顾一波充当起了汤姆猫的“配音演员”,很快就借汤姆猫的录音功能讲起了有趣的方言小故事,网上“粉丝”数量飞涨。

    上海方言只是中国汉语言体系中吴语的一种。而今在2300万上海常住人口中,青年人口有超过50%为全国各地的导入人口,本地方言在社会公共场合使用的频率大大下降,有人认为是“危机”四伏。

    而在更为庞大的现代汉语体系中,方言可按照区域分为七种,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一些地方的土语,对今天的中年人而言都已是“半生不熟”了。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可以是不可移动的建筑物和风景,也完全可以是口耳相传的非物质形态,活生生的语音、语调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专家、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这样认为。

    钱乃荣领衔研发的“上海话拼音输入软件”曾引起轰动。他曾指出,“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种语言如果不能‘上网’,将趋向于消亡”,他也主张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拯救正在式微的方言。

    有专家担忧,互联网时代必然迎来方言土语的消亡,新媒体甚至可能直接“扼杀”方言。理由是人们正在使用更加统一的输入方法,绝大部分拼音输入法,均依赖普通话,平时年轻人在闲谈和思考时也很少用方言。

    73岁的陈生祥老人也是担忧者之一,他利用一年时间整理了多达10万字、2000多条的上海南汇方言集锦,用汉字一一对应土话的发音。后来他的这本小册子成为顾一波录制“汤姆猫”小节目的幕后“字典”。

    据了解,中国国家语委正在建设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包括上海方言在内,都是数据库关注和采集的重点。在上海等地,政府还拟鼓励幼儿园寓教于乐,开展方言教育。

    顾一波认为,上海方言不会很快“消亡”,相反其活力来自于新上海人的不断融入。可以肯定的是,高科技不会成为方言的“杀手”,相反如果跟上信息传播技术的步伐,可以更好地传承方言。

    因为有了“汤姆猫教南汇话”的有趣尝试,而今上海浦东的政务微博群陆续开设了学习方言的视听问答小栏目。而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在华微博也都关注中国方言的传承。

    UNESCO中国微博首任管理员肖凡分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通过开设微博、发帖、访谈等形式,用具有亲和力的网络语言向网友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实验”发现,借助流行歌曲、明星效应等时尚元素,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