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7|回复: 0

行走中国:中国知青一代没有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4 01: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姜辰蓉 刘景洋 程露)61岁的付和平坐在知青林农场院子的窑洞前,看着合伙人周福生的皮卡开进大门,车上拉着晚上篝火晚会的用具。“延安干部学院的一批学员今天要来举办集体活动。”付和平说。

    2003年,付和平、周福生与一群曾在延安插队的知青一起创办了知青林农场。在延安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农场能够无偿使用281亩的山地营造知青纪念林,种了400多亩的玉米,办起了养牛场。“人们来这里,有的怀旧,有的接受培训,有的体验当年的知青生活。”周福生说。

    目前,知青纪念林已成为中共三大干部学院之一的延安干部学院的指定培训点,最近一期这里接待了全国“70后”厅局级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他们在这里劳动实践、住窑洞,找寻昔日的艰苦,磨炼奋斗的意志。

    1969年,周福生、付和平和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城市初中生、高中生一起,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奔赴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插队。付和平说:“当时延安的农村是很苦。不管农民还是知青,都是一样苦,都是泥浆里滚过来。”

    17岁的付和平初到延安,完全听不懂农家大娘的陕北方言,“大娘见我们北京来的姑娘可喜欢了,叫我脱鞋炕上坐,可是听不懂我只会傻愣愣地站着”。

    随后的日子里,付和平却越来越爱上了延安,直到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后返城日子的来临,她也没有选择回京,这一呆就是44年。“现在我退休了,家人都在北京,但是我每年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留在延安。我现在陕北话和北京话一样好。”

    付和平每次回北京几天,又匆匆离开。付和平的儿子总是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年轻人哪里能了解我们这一代的感情。”付和平说,“我们知青一代不能像流星只划过天空,总得留下点什么。”

    在付和平们为“中国的未来”忙碌的时候,远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张强富正忙着一个产值100亿的乳业基地项目洽谈。

    “黑河现在已经建了3个牧场,引进了奶牛6000头,建成后奶牛存栏量要达到20万头。要用牧场集中养殖的方法严格保证乳品质量。”谈起项目,身为该市的政协副主席的张强富如数家珍。

    1969年,只有16岁的张强富,从上海市来到位于小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插队。“我在农村呆了3年,当时的公社推荐我上了大学。没想到大学毕业后我又被分配回了黑河市。”

    再回黑河,学习水利专业的张强富在水利局当了技术员,成了“红人”。“我在小兴安岭地区工作了26年,一共建了4座水电站。”张强富说。

    上海话乡音未改,张强富却把黑河认了自己的家乡。“黑龙江当时接纳了许多上海知青,我们这些人都对这里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知青的岁月很苦,但是不吃苦人生怎么会有收获。我曾经看过小兴安岭里的一片白桦林,高大、漂亮,是山里的风雪造就了它们。”张强富说。

    据统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总计有一两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论离去还是扎根,许多当年的知青都对那段岁月有着复杂而难以割舍的感情。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宽直、平坦的柏油路替代了旧日的羊肠小道,过去的山上的梯田也退耕种了果树或刺槐。但是,74岁的村民石玉兴依然记得当时村里的十多位知青,其中就有如今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1969年知青们来插队时,我是队里的干部。我比他们年纪大些,但是经常一起开会,过不了多久都成了一家子人。”石玉兴说。

    “现在村里变化大。我想跟村里呆过的知青们说,别忘了梁家河也是你们的老家,我们也是你们的亲人。”石玉兴说。(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5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