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莫斯科8月28日电专访:知难而进 从头再来——访《莫斯科晚报》社长胡丽芬
新华社记者赵嫣
记者日前见到《莫斯科晚报》社长胡丽芬时,她正在为报纸明年初的重新发行忙碌,我们的话题便从4年前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被俄方突然关闭,《莫斯科晚报》被迫暂停发行开始。
胡丽芬说,2009年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被关闭前,《莫斯科晚报》曾编发消息指出俄罗斯相关政策有变化,并提醒大市场的中国商户小心应对,由此招致市场管理人员不满,报纸被迫停止在大市场发行。之后市场被关闭,在俄华商商业活动锐减,报纸也由于发行量下降暂停出版。
“我们当时觉得需要调整一下,看看形势怎样发展,也给自己充充电”,谈起当年的困境,胡丽芬笑着对记者说。
《莫斯科晚报》创立于1997年,是俄罗斯创立较早的华文媒体之一。报纸为日报,以消息为主,内容涉及俄罗斯政策走向、近期大事、与华商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国际新闻、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主要读者是在俄华商、中资机构代表处人员等。
报纸刚开始发行时只有三名排版员、一名总编、一名记者和一名翻译,大家每周不休息连续工作才能保证报纸每天按时出版。最初发行也并不顺利,他们拿着报纸到大市场的各家商户逐门挨户介绍,一份份推销,逐渐才被接受,打开了局面。
报纸最初以零售为主,逐渐有了固定的订户,甚至发行到了远东赤塔地区。
谈到最初办报的艰辛,胡丽芬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商商铺分散,给发行带来很大挑战。稳定时期报纸固定发行量约2万份。
“在俄罗斯办华文媒体太难了”,她说,从国内招人来俄罗斯工作要办的手续十分繁琐,租工作场地费用高昂,加之翻译、编辑工作量很大,发行也需要一户一户地去跑,还有市场管理者的刁难、同行的竞争等等。“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只办报纸,给在国外语言不通信息闭塞的华人提供新鲜、有用的消息,而没有像其他媒体一样做留学服务等方面的副业,所以创出了很好的口碑,一直坚持了十年。”
经过4年多的休整,随着华商在莫斯科的商业活动重新活跃起来,胡丽芬打算明年将《莫斯科晚报》复刊。谈到报纸复刊后的前景,胡丽芬说,去年她参加了欧洲华文传媒协会第十届年会,在与欧洲各国华文媒体同行的交流中萌生了办报纸电子版的想法。
“电子版受众更广,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给读者”,胡丽芬说,“现在通讯技术很发达,这次复刊打算把排版放在国内,这样能减轻压力。尽管很难,但还是要坚持下去。”(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