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随笔:奥巴马的“不甘”与“不敢”
新华社记者李学梅
几天来,美国的高调介入和强硬态度,让本已阴云密布的叙利亚局势再趋紧张。
就在上周末,美国尚对化武问题谨慎表态,然而周末一过,总统奥巴马骤然提高调门。这一转变固然令人惊讶,但也折射出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不甘”与“不敢”。
一段时间以来,中东局势乱象丛生:埃及国内冲突不断升级,军方清场令美国尴尬不已;与此同时,巴以和谈重启不久再亮红灯,前景实在难以乐观;更有伊拉克一天数炸,恐怖袭击几成家常便饭……层出不穷的乱象使得奥巴马的中东政策饱受诟病,然而破屋偏逢阴雨天,叙利亚化武疑云风波再起,法国等高举道德大旗跃跃欲试,高呼一战,美国若再犹豫不决,忝居人后,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更何况,山姆大叔近来因“棱镜门”被俄罗斯搞得灰头土脸,而后者在叙利亚问题上一向与美分庭抗礼,“新仇旧恨”叠加,奥巴马此举不乏还以颜色的考虑。
“不甘”固然有之,不过说到军事介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惨痛犹在,奥巴马却也无论如何“不敢”重蹈覆辙。因此有分析认为,“有限军事行动”应该是美国最理想、也是最有可能的选择。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可能从海上向叙利亚境内发生巡航导弹,也可能出动远程轰炸机实施空袭。这样做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伤亡,又能对叙利亚政府实施震慑、巩固美国“带头大哥”的江湖地位,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在看似两全其美的计划之外,山姆大叔也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既无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又无法理依据,美国有何权力对一个主权国家刀兵相向?此外,叙利亚化武疑云真相未明,难道美国及其盟友希望效法伊拉克战争、再度上演“先发制人、后来道歉”的戏码?
不得不虑的还有国际社会日益高涨的反战呼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给外交解决一个机会”固然情辞恳切,伊朗、黎巴嫩和约旦也已通过不同形式对动武说“不”。即使在美国的盟友中亦有不同声音。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恩代尔28日要求美英法向盟国拿出指认叙利亚政府使用化武的证据,并称军事打击必要性“尚不能令人信服”。
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从来没有过外部武力介入某个国家导致安全恢复的情况,恰恰相反,它是破坏地区稳定的原因。”的确,伊拉克如是,阿富汗如是,利比亚亦如是。如今叙利亚局势危如累卵,是武力干涉,还是和平化解,历史的殷鉴不远,奥巴马尤当思之慎之!(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