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网
中国农业生物育种显然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转基因技术的争议,使其商业化前景模糊,企业会逐渐失去信心和耐心;没有市场的带动和指导,研究也无法深入。而进退失据的政府部门,既没能使民众远离转基因食品,也未能使企业获得市场先机 农业部近期的一系列举动,让本来就敏感的国际大豆贸易商们变得更紧张了。 按中国的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规定,转基因大豆进口,需持农业部核发的品种安全证书。证书每三年复审一次,不过程序并不复杂,往往提前几个月就可获批。 最近情况显然有变。2012年12月20日,是前一轮安全证书使用的最后期限,但直到19日晚间,所有的复审都未有获批迹象。一旦被否,包括已经进港和仍漂在海上的转基因大豆,都将无法交货。 直到第二天晨间,忐忑不安的贸易商们才终于拿到新证书。 到2013年6月底,新一批转基因品种进入安全证书审批季(按照现行规定,每年新品种可在3月、7月、11月报批,每次审查期限为七个月)。五个准备进入中国的新转基因大豆品种,最终却只有三个获得证书。 分属杜邦和拜耳两家公司的两个品种被否。 “在审查截止的最后一刻,农业部才突然要求相关公司补充新的材料。” 一位知情人士称,“在中国十余年的转基因安全审查中,这还是第一次。” 中国执行的转基因产品进口政策几乎堪称“全球最严”,依据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实施审批制,且进口到中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只能用作加工原料,或饲料加工。 由于在欧盟遭遇抵制,国际贸易商开拓如中国等新兴国家市场时,准备工作十足,也更为谨慎小心。 两次“意外”之后,大豆商们猜测,中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政策正在发生变化。 有接近农业部的人士透露,这种变化源于中国正在微调其转基因产品政策,主旨是对进口加以限制,为发展自身的技术拓宽空间。在北方地区,将开展新一轮转基因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尝试。 交锋安全性 转基因这三个字,是企业、科学界、政府部门、媒体无数口水战,以及公众一波波恐惧心理的关键词 迄今没有一例由转基因引起的食用安全事件被证实。但民众仍然认为,转基因食品非天然,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破坏。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疑虑,对转基因作物的审批和推广都形成了很大压力。 世界上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阵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组成的“迈阿密集团”,生产和出口转基因产品,支持转基因生物和产品越境转移;欧盟和部分富裕亚洲国家,以保护消费者和生态环境为由,提出“谨慎原则”和“身份标识”管理制度。 中国本想在两个阵营之间,找到一条中间路线,汲取双方的长处。 然而,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胡瑞法分析,农业部迫于公众压力,又缺乏承担责任的担当,监管变得越来越严格。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认为,中国的监管甚至比欧盟还要严格。 迄今,中国陆续批准了20余种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但全部只能作为加工原料,不能食用。而欧盟批准了30余种转基因玉米、大豆,以及几种甜菜、油菜和土豆上市,且绝大部分可用于食物用途。 1996年,转基因番茄酱首次在英国超市售卖。很快,从土豆片、干酪到意大利面,英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在过去15年间,人们已经吃了超过3万亿份含转基因食品的伙食。 不过,欧洲民众的压力,仍使欧盟在1998年下禁令,暂停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产品上市。这一政策的影响超出了欧盟本土,它使很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一旦种植未被欧盟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其农产品可能就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因而对发展转基因作物怀有顾虑。 为了克服公众疑虑,研究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性,欧盟已经投入3亿欧元。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有500多个独立研究小组的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结论:转基因技术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 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众多机构的共识。 转基因技术,是根据人类需要,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从而获得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实际上,今天的农作物都经过人工改造,比如杂交育种,就是不同品种的个体间杂交后,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品种,这一过程发生了大量的基因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