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7|回复: 0

居高声自远,万里传乡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3 0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惠灵顿9月21日电通讯:居高声自远,万里传乡音

    新华社记者刘洁秋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一个下午,斜阳照在马路上。一名中年男子站在自家商店门口,眯着眼睛打量着店面。大门两侧,是垒起来的各式百货。货品旁边,两叠刚印出来的报纸码得整整齐齐。

    偶尔有洋人老主顾走过,男子不忘寒暄几句。若是华人朋友经过,常会“曾老板”、“曾社长”地向他打招呼。他就是惠灵顿《乡音》报创办人和社长曾凯文。

   报纸,还是小广告?

    1991年,曾凯文辞去兰州一家研究所的工作来到新西兰,开始半工半读。“从1991年到1998年,我来新西兰这几年几乎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曾凯文对记者感慨到。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这些都让留学打工生活举步维艰。1991年下半年,在惠灵顿市中心的缆车站到火车站这段最繁华的街道旁,经常能看到一些中国留学生贩卖当地英文报纸以谋取生活费,曾凯文就是其中一员。卖报纸是当地小学生挣零花钱的工作,但当时这点零花钱也够中国来的留学生维持日常饮食开销了。从搞技术到卖报纸,面对这样的落差,曾凯文咬紧牙关坚持了半年多。

    曾凯文所说的“与世隔绝”,一方面是迫于生活压力,每天在学习之余打好几份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通讯不发达,没有互联网,新西兰全国只有两家收费的港台中文报纸,来自中国大陆的新闻很少。有时到中国大使馆拿到过期的旧报纸都让人如获至宝。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曾凯文之后的生活。“1997年,我接触到了互联网。那时候注册了QQ,居然和甘肃最偏远地区武都的网友聊上了,而且还可以看到兰州的报纸新闻!”曾凯文还记得,当时自己兴奋地打国际长途对家人说:“我在电脑上看见兰州今天的新闻了!”

    然而,那时能用上互联网的人还不多,会用中文软件上互联网浏览中文新闻的华人就更少了。

    1998年3月,惠灵顿有了第一家免费中文彩印报纸。那份报纸看上去气派华丽,只是要一、两个月才出版一期,新闻内容比较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华人需求。对照互联网上的新闻和这份中文报纸,曾凯文萌生了自己也创办一份中文报纸的念头。于是,1998年10月,一份新的免费中文周报《乡音》在惠灵顿诞生。

    说是报纸,其实严格来说更像是传单。从文件夹里,曾凯文掏出一张A4纸。这是《乡音》第5期报纸,抬头上印着乡音的报头,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印满了短消息。在上面,可看到广州市大南路的改造,也可看到福利彩票销售的盛况……

    “呵呵,是挺简单的,”曾凯文一阵憨笑。这份用复印机打造出来的报纸,最开始不过三、四十份的印量。所谓发行,就是钉在华人超市、华人社区和华人教堂里的免费公告板上,供侨胞浏览。

    无论如何,惠灵顿的华人总算有了自己的免费周报。从此曾凯文在新西兰的生活有了一次质的蜕变。

    坚持办报15年

    今年是《乡音》创办15周年。15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尝尽酸甜苦辣,能将《乡音》坚持下来,曾凯文总忘不了他的父亲曾群柱在背后的支持。

    身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遥感学科的领军科学家,老先生退休后和儿子在新西兰生活了一段时间,在报纸创办初期还亲自上阵撰写中国地理科普系列文章“锦绣中华”。到了印刷环节,又陪着儿子一起叠报纸。很多个夜晚,父子俩低头叠报的身影,就这样映照在店里的灯光下。那时办报基本没有盈利,很多时候每周要往里贴很多钱,很多次曾凯文都有放弃办报的想法,但他的父亲总是鼓励他,告诉他办报的意义很大,再坚持坚持,能不放弃尽量不放弃。

    从2003年开始,《乡音》终于结束了复印机印刷报纸的历史,成为四开彩印的传统报纸。一开始,只有奥克兰的一家印刷厂可以承印中文报纸。每周四报纸印完,再由运输公司送到惠灵顿。

    “有时候运输公司和印刷厂的协调很不到位,周五上午本该运到惠灵顿的报纸还躺在奥克兰的印刷厂里”。这时候,曾凯文只能一咬牙,开着自己的面包车穿越大半个北岛,到奥克兰装上报纸后,再连夜赶回惠灵顿。“这一个来回1300多公里,再加上给各报纸分发点发报,需要马不停蹄地连续奔波20多个小时。可这样的事,每年都可能碰上一两回”。

    后来,印刷点改到了惠灵顿附近。唯一不变的,是送报纸的人。每到周五凌晨4、5点,曾凯文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惠灵顿60多个报纸分发点。等分发点商家开门营业时,报纸已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前。发放完报纸,曾凯文还得赶回自己的百货店,照看起一天的生意。这样的生活,直到2年前请来帮手才告一段落。

    “华人不能丢掉自己的阵地”

    惠灵顿大区方圆上百公里,华人人口不足2.5万人,而且居住分散,办一份中文报纸的难度可想而知。10多年里,惠灵顿有很多从报纸创刊到停刊的轮回。与惠灵顿其他少数族裔相比,华人社区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特点,办报热情始终很高。

    同时,在惠灵顿的华人为了生存,也充分利用中文报纸这个平台来打造自己特有的生态圈。很多华人即使一句英文不会,在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也能找到工作和生意生存下来。

    “我看到过一些报道。犹太人也是满世界移民,最后都能站稳脚跟而且有所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手里的媒体。美国大部分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在犹太人手里就是明证,”曾凯文说。这也多少解释了,为什么直到几年前他还一直坚持贴钱办报。

    曾有读者笑言,《乡音》头版下半部分几乎一成不变。的确,头版的几位广告商,似乎已扎下了根。

    “比如这家地毯商,从1999年我们还在复印报纸时候开始,就已是我们的头版广告商了,”直到现在,这家地毯商依然出现在头版,成为“钉子户”。

    用曾凯文的话说,这是“最忠实的客户”。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对方从未拖欠过款项。对于这么一种诚信,曾凯文也投桃报李,“有时哪怕其他客户多给钱要这个广告位我都不答应,我宁愿少挣点钱。因为我感激这几个客户在《乡音》最困难的时候支持过她的成长”。

    像这样的客户,在如今的《乡音》上随手一翻,还能数出一大把。“这是旅行社,这是不锈钢厨具商,这是华人超市,还有这家餐馆……”

    2012年6月30日,惠灵顿上空响起了真正的“乡音”,乡音广播电台开播了。同时在网上浏览《乡音》电子版报纸www.homevoice.co.nz时,乡音广播电台里那美妙的“乡音”也相伴播出。现在,惠灵顿的华人无论是端坐在电脑前,还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网,都可以继续感受到《乡音》。回想15年前在公告板上贴报纸的日子,一切恍如隔世。(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