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3-9-26 21:27 编辑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鬼吹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中枢性面瘫多是颅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系统闭塞,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本文所涉及的是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和理疗等方法治疗。但现代临床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针灸治疗该病为首选疗法。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面瘫的综合诊疗方案:主要是将面瘫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后遗症期,根据不同时期的疾病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属于面瘫病证,其治疗以针灸为主,配合中药、西药,其疗效较好,建议方案如下: 1.急性期(初期7~10天之内) 针灸治疗:取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牵正等局部浅刺,以循经远取穴为主,一周后面部穴可以透刺。配合“神灯”耳后乳突照射。 此期针灸时的要点是:针刺面部穴位宜浅不宜深;手法宜轻不宜重;局部穴宜补不宜泻;留针时患者不宜讲话。 中药治疗:牵正散口服5克,每日三次,或汤剂辩证用方。 调护:急性期至少应休息一周,面部局部保暖防风,眼部用眼药水(膏)保护,预防感染。 2.缓解期(1个月左右) 针灸治疗:前方去风池、翳风。根据症状加用阳白、攒竹、鱼腰、太阳、四白、迎香、承浆等。可透刺,手法轻中有重。配合 TDP、按摩治疗。 中药治疗:依症状、舌脉、辩证用方。。 3.后遗症期(2个月未痊愈者) 针灸治疗:用前方,可采用电针疗法,局部要对症,有针对性选穴,仍配以循经远处取穴。加大按摩力度及功能锻炼。 中药治疗:辨证用药,重在扶正、活血、化淤、通络。 一般急性期治疗要及时得当(不要过分),恢复期治疗要持续不断,后遗症期要耐心细致(根据每一个症状耐心选穴和施用手法针刺),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