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8|回复: 0

新华社暗批宋祖英:崇洋媚外,热衷炒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7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二儿 于 2013-9-27 19:34 编辑

宋祖英开辟了解放军歌手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之风,总政歌舞团的谭晶、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师王莹、总政文工团的王宏伟也都前仆后继,远征金色大厅举办独唱音乐会。镀金成本会否军费埋单不得而知。对此现象,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发文痛批,指出这是纯粹的“镀金”行为,演唱会往往排在“金色大厅”的垃圾时间根本没有多少国外观众,这种自费去国外唱卡拉OK的行为,是崇洋媚外、热衷炒作等因素在作祟。

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因每年元旦举办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而闻名遐迩,一向被中国人视为“艺术圣殿”,到那里“镀金”成了中国文艺团体和艺术工作者的梦想。今年前8个月,已有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这个“圣殿”。然而,这些演出的观众寥寥无几,当地媒体也不关注,金色大厅几乎已是中国演员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




看了报道才恍然明白,维也纳金色大厅并不是什么“艺术圣殿”,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供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场所——只要交付两三万欧元的场租费,无论音乐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彩排和演出。绝大多数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利用的都是金色大厅的“垃圾时间”,他们的演出根本不在正式音乐季安排的场次中,且绝大部分演出不对外售票。

不对外售票,谁来观看演出呢?一是靠演出团体之间相互捧场,你演的时候我当观众,我演的时候你当观众;二是靠使馆和商会免费向华人赠票,但因这种“文化活动”实在太频繁,当地华人极度“审美疲劳”,连中餐馆的厨师都“听怕了”……一些中国文艺团体和演员把金色大厅当做“镀金圣地”,这就是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真相。

说实话,看这些报道时,我不由得笑了,不是因为我的“笑点”低,而是事实真相太搞笑。常听一些文艺团体或演员自豪地宣称曾去金色大厅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引起了巨大轰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去金色大厅唱了一次卡拉OK。这种自娱自乐,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根本不沾边。想必,当老外笑纳一笔笔场租费时,除了感谢中国人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难题,心里也在讥笑这些中国人“钱多人傻”吧。

当然,老外不了解中国国情,这些中国人蜂拥去金色大厅露一小脸,“钱多”可能是实情,但他们肯定不傻。其一,中国人向来好面子,去金色大厅演出是多么光鲜荣耀之事,为了挣这个面子、镀这个金,区区两三万欧元何足挂齿;其二,中国人向来喜欢走捷径,而且崇洋者众多,在金色大厅“镀金”之后,再回到国内炒作一番,立马让人刮目相看,身价立马翻番,这笔“买卖”相当划算;其三,中国的官员向来喜好政绩,一些部门把辖下的文艺团体或演员送到金色大厅表演,一些机构在金色大厅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艺术节,乃至一些学校让家长自掏腰包带孩子去金色大厅演出,这些都是打造“政绩工程”的锦上添花之举。

正是崇洋、好面子、好政绩、喜走捷径、善于忽悠、热衷于炒作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才使得万里之外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变成了一拨又一拨中国演员的“卡拉OK厅”和“镀金大厅”。

随着媒体对这个“镀金大厅”真相的揭示,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国人心目中的光环必会逐渐褪去,它终将走下神坛,再想靠它“镀金”恐怕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评语:中国人在国外呆久了吧,除了那些老头老太太,还有谁喜欢这些中国民族美声啊,指望老外能欣赏这些民族特色,根本不可能,搞不清为啥这些民族声还这么爱出国表演,那个票价吧,出奇的便宜,几乎等于白送,就怕华人不来看,明摆着是亏本的生意嘛。其实民族声的傻观众还在中国,多去乡下部队什么的唱唱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6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