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9|回复: 0

南京还市民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0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jhpla 于 2013-10-23 09:05 编辑

古建筑用古建材修 建酒店也要民居式
  市民在刚竣工的南京老城南保护项目中的门东箍桶巷示范段感受老南京的风情。 记者 万程鹏摄

         水泥路变回了青石路,大宅院恢复了昔日的风采,铜雕“箍桶汉”、寄信小女孩透着市井气息……昨天,门东箍桶巷示范段全新亮相;保留锯齿型厂房外貌、注入时尚现代元素,精心打造的“一院两馆”揭开面纱。自2010年市政府决定成立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组织实施老城南保护复兴工程起,经过3年努力,市民游客终于可以置身其中,感受“原汁原味”的老城南。
  “整体保护”老街,传承文化原真性
  调出门东老地图,描出百年前街巷格局
  “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是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出台的十六字方针,就是为了“整体保护”老街,传承文化原真性,同时凸显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功能。
  为了尽可能原样恢复古建筑、老街巷,指挥部专门调出了影印版老地图,把百年前的街巷格局描出来,作为修缮、建设的参考。上世纪90年代因交通需要,箍桶巷拓宽至30米,这次又“改”回到13米,成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整修老房子需要大量古建材料,指挥部几乎翻遍了城南的砖墙瓦堆,有价值的老墙砖、木构件,都一一整理登记,还从民间、外地收集了许多古建材料,统统“浓缩”在古街建设中。如今,省市文保单位沈万山、蒋百万、傅善祥故居等也都得到了原样修复。
  应保尽保,精心改造老厂房
  “一院两馆”成门东标志性建筑
  刚刚开馆的“一院两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是门东的标志性建筑。这栋建筑的前身是具有30余年历史的原南京色织厂厂房,尽管建于建国以后,但锯齿型的外貌很有特色,秉着应保尽保的态度,也没舍得拆掉。著名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的创意设计,加上后期的精心改造,最终装修成了一座古朴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博览馆。
  老城南保护复兴成啥样?2015年见分晓
  “门东”将成为民居体验式酒店、文化创意集聚地
  据介绍,老城南保护复兴范围占地约15万平方米,此次建成开放的门东箍桶巷示范段为3万平方米。其余10几万平方米空间,目前进展如何?
  “主要以修复民居为主,今后规划打造民居体验式酒店、文化创意集聚地等。”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保护改造工程将在2015年全部建成,到时候就能看到门东的全貌。另外,门东片区将开发7万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用以完善停车等配套功能。(来源:南京日报)
  
       新闻链接】:
       中国江苏网9月29日讯 粗粝的条石街,黧黑的瓦屋顶,浑朴的木梁柱,专注的“箍桶汉”(铜雕)……历经三年努力,将于明日开放的南京“老门东”昨日亮相,古朴大气中透出的浓浓民俗味,让游人啧啧称赞:“南京终于有了和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比肩的历史街区了!”
      拥有和古都地位相称的历史街区,可谓南京人的心结。以往在旧城改造中,有过拆建量大的遗憾,也有假古董堆砌的质疑。如今随着新城开发,复兴历史街区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南京不能只有明城墙、明故宫、民国公馆,也需要那些浸透烟火气的民俗文化街。”
      目光最终落在老城南门东地区。历史上,这里不仅有富可敌国的沈万山、“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汇聚英才的上江考棚、提调公馆,也是老南京自古聚居的地方。如今几经更迭,早已物是人非:老街拓宽成了大马路,厂房、多层楼房、平房等混迹于历史建筑中,加之不少古建筑也已破败不堪,成为南京城内最为破旧的街区之一。
      历史街区如何既复兴历史,又激发街区活力?秦淮区区委书记郑跃奇认为,核心是要摆正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以市场开发、地块平衡为目的,难免会大拆大建、“做活”粗糙;如果目的是尊重历史、复兴文化,就要以公益性为导向,牺牲一些市场利益。为此,2010年南京成立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名头上就言明,门东不是“整治与建设”,而是“保护与复兴”。指挥部出台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传承文化原真性,凸显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功能。
      三年来,十六字方针贯彻于门东保护与更新始终。为“整体保护”老街,指挥部调用了影印版老地图,把百年前的街巷格局描出来,整治中恢复原貌。上世纪90年代因交通需要,箍桶巷拓宽至30米,这次又“改”回到13米,成为商业街“步行街”。箍桶巷伸出的“非”字形街巷,如中营、边营、三条营、陶家巷等,铲掉水泥路面,铺上青石板。省市文保单位,如沈万山、蒋寿山、傅善祥故居等,均根据历史资料原样修复。
      老门东的老房子,建筑年代多在清末民初。后来插建的建筑,尤其是建国后建起来的房子,如何处理?秦淮区的态度是应保尽保。积善里几处建国后建起的“类民国建筑”,红砖墙、人字形封火墙,保留修缮后,看上去别有味道。南京色织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也没舍得拆掉,而是利用其“锯齿”型的外貌,装修成了博览馆,如今是门东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希望老城南成为一部编年史,而不是断代史——各个历史阶段有价值、有故事的建筑都要保留”,指挥部负责人介绍。
      与风貌区不协调的建筑拆迁后“镶牙改造”,以及整修老房子,都需要大量古建材料。为此门东指挥部几乎翻遍了城南的砖墙瓦堆,拆建中只要发现有价值的老墙砖、木构件,都一一整理登记、修缮再用。不仅如此,还从民间、外地收集了许多古建材料,一并“浓缩”在古街建设中。不仅材料“旧”,修缮也用“旧”工艺。三条营一栋120年历史的老房子,木柱底部因长期受潮腐烂,施工方用上了“墩接”的老工艺,用千斤顶顶起屋架,锯掉受潮部位,用同样直径、长短、材料的木柱子榫卯接上,如此一根柱子居然修了好几天。
      秦淮区负责人介绍,修缮一栋老房子,花费资金和时间数倍于建一栋新房子。三年来的摸爬滚打,政府主导的硬投入,这才捧出了古色古香的老门东。可如此费心费力修复的历史街区,并未招租一家会所性质的高档场所,引进来的不是韩复兴、谢馥春等老字号,就是茶馆、老手艺等平民消费场所,一碗蒋有记牛肉汤才卖10元。与此同时,街区还建成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等博物馆,并举行金陵刻经、秦淮花灯、明代家具等主题展览,复兴“城南旧事”,免费向市民开放。
      “平民化消费和公益性展馆,注定了老门东不以盈利为目的,我们要的是原味的老城南和人气的民俗味。”秦淮区区长胡洪坦言,老门东全部修复后,将和夫子庙连成2平方公里的历史风貌区,成为南京最负盛名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不仅给城市留下“记忆”,也将有持久的回报。(来源:新华日报)
“整体保护”老街,传承文化原真性.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