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周观天下)美国的“偷窥瘾”
新华社记者王雅楠
从盛夏拖到初冬,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丑闻没有显现任何完结的征兆:本周,“棱镜”项目之外的“肌肉发达”项目被曝潜入雅虎、谷歌数据中心窃取数据;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监听“好伙伴”的身份败露;美国全球“监听地图”浮出水面……一时间,窃听无处不在,让很多人忧虑。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借助“内部掌握的秘密资料”曝出一张美国情报搜集地图显示,美国在全球情报搜集的“布点”竟有80多个,东亚、欧洲均被大面积监听,北约盟友也未幸免。这些站点还有颜色标注:红色代表监听非常活跃,黄色代表远程监听,绿色代表技术支持,白色代表已派特工工作,灰色代表特工尚在潜伏。
这则爆料同西班牙《国家报》副总编辑巴塞茨的观点异曲同工。巴塞茨认为,这个世界早已被美国绘制为一张“监听地图”,依据美国与各国关系亲疏而划分为不同等级,比如“最亲密的朋友圈”,还有“点头之交”、“暂时性朋友圈”,乃至“敌国圈子”,而不同的圈子自然意味着不同的监听程度和信息共享范围。
面对美国特工们近乎“野蛮”的监听,“被监听的世界”被迫发出抗议的声音。德国《世界报》认为,美国的悲剧在于其相信监听比信任好,这种想法恰恰启动了不信任的恶性循环。这种局面,连美国国务卿克里也看不下去了。他说,美国在海外的一些监听行动确实有些过火,以至于美国的伙伴们忍不住要问:美国靠得住吗?
美国人咬定,情报监听是为了国家安全。现在,监听上瘾的美国拥有16个机构执行间谍活动。一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说,国安局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较“9·11”事件前有了指数式增长,社会已成为可以“无限存储、轻易搜索、任意读取”的系统。
没有谁知道,还有多少监听丑闻将要曝出。正所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面对前赴后继的丑闻浪潮,白宫的表现确实相当被动。当然,也有一些美国情报机构圈内人士称,白宫一直试图推卸丑闻责任。
美国情报机构现在“偷窥”上瘾,不愿放弃自己的这种做法。或许,那张“监听地图”的确很容易让一些人产生“一切尽在掌握”的一时满足感和安全感,但是长期而言,结果又如何?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