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太原12月25日电(记者王学涛)平安夜,北京的白领薛洋还在加班,她收到的唯一圣诞元素礼物就是朋友送的“平安果”,而去年,她独自在香港花5万元狂购了一番。“今年和朋友一起吃苹果,心里更踏实、温馨。”她说。
今年28岁的薛洋在一家大型国企做翻译,她说自己对圣诞节的热情经历了一个抛物线似的轨迹:从互送圣诞贺卡、苹果、参加圣诞晚会到赴港购物,最后又回归到了吃平安果的平淡。
和薛洋有同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政策实施一年来营造的社会节俭、朴素风气,以及圣诞节被越来越多中国人所熟知,人们对圣诞节的热情和消费正在渐趋理性。
近日,中国内地一家媒体做的一份圣诞调查显示,48%的人感觉圣诞氛围变淡,30.6%的人感觉没有变淡,另有21.4%的人称没感觉。
24日晚,记者在山西省会太原市多个商圈走访发现:出租车不堵了、奢侈品没有狂销、组团赴港游不热乎、礼品市场遇冷……圣诞节变“淡”了。
多年来,圣诞节在中国主要是年轻人的狂欢,更有很多年轻人专程赴港去体验平安夜的圣诞气氛,顺便借打折之机,购物、旅游一番。然而,今年赴港组团游也冷了下来。
山西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梁彩虹表示,今年平安夜赴港的团费由去年的2500元左右涨到5000元以上,普通老百姓的消费理念更加理性。“坐上半天,也等不来一个游客,今年平安夜一个团也没出。很多想赴港的人选择了个人游,那样比较划算。”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说,圣诞节发展到现在,中国年轻人过圣诞节逐渐趋向理性,更多的是把圣诞节作为一个放松、快乐、交流的由头,这是与国家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水平相关的。
“洋节就是被商家炒作火热的,随着人们消费趋于理性,过圣诞节的热情也会回归平淡。”朱小健说,中国人在以包容心态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增加民族感情和文化自觉,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