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记:伊拉克大选前的平静与紧张
新华社巴格达4月29日电记者手记:伊拉克大选前的平静与紧张
新华社记者徐瑞青 阚静文
伊拉克定于本月30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三次议会选举,也是2011年底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大选。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近280个政治实体、9000多名候选人将角逐下届议会的328个席位。
29日午后,记者走上首都巴格达街头。4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原本喧闹的街道冷冷清清,曾经热闹非凡的古老市场也大门紧闭。全城仿佛都在紧张与不安的气氛中等候30日的大选。
4月是伊拉克大选候选人的宣传月,一个月间,各政治团体和候选人卯足了劲儿在全国范围展开“政治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竞选海报,阐述着他们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问题上的理念。
巴格达素有“爆炸之都”之称,进入大选冲刺阶段,爆炸袭击的阴云一直笼罩着这座古城。年轻人阿希尔经营着巴格达街边的一家小铺,作为当天寥寥无几的正常营业店铺之一,这家小店在空旷的街头显得格外冷清。
阿希尔告诉记者,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意。他指着离店铺不远的一块空地说:“几周前,那里刚刚发生过一起爆炸。在现在的安全局势下,人们多半会选择呆在家里而不是外出。”
问及是否会参加30日的投票时,阿希尔肯定地说:“当然会去,毕竟大选是伊拉克改变现状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这次大选能帮助伊拉克走出危机,老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
在阿希尔小店铺门口等候生意的出租车司机瓦利德告诉记者,他不会参加30日的大选投票。他说:“去不去投票取决于是否期待这次大选能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改变。我对大选并不乐观。”
为确保选举顺利进行,伊拉克当局近日加强了全国各地的安保措施,仅在巴格达就增设了数十个流动检查站。为了防止汽车炸弹袭击,伊拉克政府规定,机动车辆在29日22时以后禁止上路,直到30日大选结束。
傍晚,底格里斯河上的微风带来一丝凉爽,笼罩在柔和暮色之中的巴格达也仿佛在期待着30日的大选,期待大选能给这片曾经孕育了古老而璀璨文明的土地带来真正的变革。对于经历了长时间磨难的伊拉克人民来说,这次大选或许是他们迎来改变的最大希望。 (完)
伊拉克:议会选举能否重塑国家
新华社巴格达4月30日电(国际观察)伊拉克:议会选举能否重塑国家
新华社记者梁有昶 张淑惠 阚静文
2011年底美军撤离后的伊拉克首次议会选举30日举行。这次选举能否给伊拉克带来变革契机,引起伊拉克国内外广泛关注。
国家困境
伊拉克这次选举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困境的情况下举行的。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破了伊拉克的政治格局,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势力的矛盾和争斗成了伊拉克政治的“主旋律”,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施政进程和经济发展。很多重要法规无法在议会中获得通过,包括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石油法。伊拉克2014年预算至今尚未在议会通过。
近期,随着选战热度不断上升,各派政治领导人相互攻击对方阻碍国家政治进程。来自什叶派的马利基总理指责逊尼派议长努杰菲在领导一场“针对国家的阴谋”,努杰菲则反驳马利基“针对宪法发动政变”,库尔德自治区主席巴尔扎尼甚至威胁要“重新考虑”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此外,伊拉克安全形势持续严峻,因恐怖袭击和暴力冲突而伤亡的人数不断攀升。尽管近年来石油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政治割据、效率低下、贪污腐败和投资环境恶劣等原因,伊拉克的重建进度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周边地区不同势力出于对各自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对伊拉克进行渗透,严重影响了伊拉克国内局势的稳定。
人心思变
在这次选举的竞选过程中,“变革”已成为伊拉克舆论的基调。
伊拉克战略研究中心分析师艾哈迈德·谢里菲说,与2010年大选相比,这次选举的最大特点是人心思变,不少百姓和宗教领袖都积极呼吁变化,很多政治人物也在竞选中大打“变革牌”,这表明伊拉克社会各界对目前国家的状况都非常不满。
很多逊尼派和库尔德人,甚至包括一些什叶派党派,一直以来经常指责现执政党未能按先前的承诺与其他政治阵营分享权力,并且8年来未能使伊拉克摆脱政治、经济、民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危机。因此,它们强烈呼吁通过这次选举产生新的政府,给伊拉克带来变革。
马利基总理及其盟友则强调,联合政府和议会中的其他一些政治派别不断阻碍国家的正常运作,因此建立“多数派政府”才是改变伊拉克政治面貌的最佳途径。但批评者认为,这样做只会在“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前景难料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阿齐兹·沙亚尔认为,2010年伊拉克议会选举后各派别争斗了8个多月才组成新政府,而目前的问题比当时还要严重和复杂。很多派别都宣称过去那种联合政府已被证明是失败的,只有本派别的计划才能成功,因此寻求妥协会更加艰难。
与以往相比,今年参选党团的碎片化较为明显,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大阵营泾渭分明进行对抗的氛围有所减弱。但各派别内部不同参选党团的竞争趋于激烈,都力争成为本派别的最大代言人。这往往导致竞选言论的激进化和极端化,加剧了派别矛盾,而一些跨教派联盟的影响力反而进一步下降。
2005年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规定伊拉克实行议会代表制,议长、总统和最有实权的总理都是在议会的基础上选出的。尽管绝大部分议会席位是按人口比例直接分配给全国18个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三大群体在议会中拥有与其人口数量大体相应的席位,但各党派间的政治角斗仍不可避免。
巴格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萨阿德·哈迪西说,这次大选将成为标志伊拉克未来的一个里程碑,它有可能使伊拉克走上正确的道路,但是如果大选后没有出现新的政治版图和行之有效的新政策,伊拉克很可能仍将继续陷于严重困境,持续的争斗甚至会使国家走向分裂。(完)
背景资料:伊拉克议会选举中的政治人物
新华社巴格达4月30日电背景资料:伊拉克议会选举中的政治人物
新华社记者张淑惠 梁有昶
伊拉克30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以下是当前伊拉克政治生活中较有影响的政治人物。
总理努里·马利基——早年加入什叶派政党达瓦党,曾长期流亡国外,2003年返伊,先后担任“清除复兴党成员委员会”副主席、过渡议会议员、过渡议会国防及安全委员会主席等职,2007年当选达瓦党总书记。2006年5月,他出任伊战后首届正式政府总理,2010年12月连任总理。
议长乌萨马·努杰菲——2005年至2006年间曾担任伊拉克过渡政府工业部长。2010年当选伊拉克国民议会议长。
他多次批评总理马利基对逊尼派民众采取高压政策,曾在去年4月呼吁政府辞职并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在本次选举中,努杰菲领导由13个政治实体组成的“联合改革联盟”参选。
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治领袖之一,1975年创建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2005年当选伊过渡政府总统,2006年当选总统,2010年连任。
伊拉克伊斯兰最高委员会主席阿马尔·哈基姆——1979年随其父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基姆流亡伊朗。其父曾任什叶派重要政党伊拉克伊斯兰最高委员会主席。2009年其父去世后,哈基姆继任该党主席职位。
在本次选举中,哈基姆领导由20个政治实体组成的“公民联盟”参选。哈基姆在竞选中采取较为温和的立场,尽可能扩大支持者的群众基础。
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西斯塔尼——84岁高龄的西斯塔尼是伊拉克什叶派最受尊敬的宗教领袖,常年居住在圣城纳杰夫。在萨达姆政权时期,西斯塔尼被长期软禁在家中。作为宗教领袖,西斯塔尼在伊战后政治重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什叶派政治领导人都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出现矛盾时也往往需要找他进行调解,但他本人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对于本次选举,西斯塔尼没有公开表示支持任何候选人,只是呼吁伊拉克选民要明智地挑选候选人。
副总理萨利赫·穆特拉克——曾是复兴党成员,后因批评政府在1977年被驱逐出党。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重返政坛。在2010年3月议会选举前,穆特拉克因被指控与复兴党有牵连而被禁止参选。同年12月,其参政禁令解除,随后被任命为副总理。
因被认为与总理马利基关系密切,穆特拉克受到部分逊尼派人士的质疑。在本次选举中,穆特拉克领导的伊拉克全国对话阵线和其他8个政治实体组成“阿拉伯人联盟”参选。
库尔德自治区总统马苏德·巴尔扎尼——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治领袖之一,其父穆斯塔法·巴尔扎尼是著名的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领导人和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创始人。1979年其父去世后,巴尔扎尼继任库尔德斯坦民主党主席。2005年至今,巴尔扎尼一直担任库尔德自治区总统。
前临时政府总理伊亚德·阿拉维——在萨达姆执政期间曾长期流亡国外,并在1990年成立名为“伊拉克民族和谐”的组织从事反对萨达姆政权的活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2004年至2005年,他出任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
2010年,阿拉维领导以逊尼派人士为主的世俗化政党联盟“伊拉克名单”在议会选举中领先,但未能参与组阁,阿拉维被边缘化。
在本次选举中,阿拉维领导包含15个政治实体的跨教派竞选联盟“国家联盟”参选。因原来“伊拉克名单”的许多重量级成员纷纷组织其他联盟参选,阿拉维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什叶派政治人物穆克塔达·萨德尔——伊拉克著名的什叶派反美武装领导人。其父亲是已故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阿亚图拉穆罕默德·萨迪克·萨德尔,具有很高的政治声望。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在2003年美军入侵后曾是伊拉克最重要的反美武装组织之一。“迈赫迪军”与美国关系缓和后,萨德尔转而在政治上力图有所作为。
今年2月,萨德尔突然宣布停止一切政治活动,但奉行萨德尔运动思想主张的什叶派竞选联盟“自由者联盟”仍积极参选。
前过渡政府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加入达瓦党从事反对派活动,后来被迫流亡国外。萨达姆政权垮台后,贾法里返伊。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他担任过渡政府总理。
2008年,贾法里成立国家改革运动,并因此被达瓦党开除。在本次选举中,贾法里领导的国家改革运动联合其他6个政治实体组成“国家改革联盟”参选。(完)
伊拉克东部一市场遭袭15死30伤
新华社巴格达4月29日电(记者张淑惠 阚静文)伊拉克警方29日说,伊东部迪亚拉省萨迪亚市的一个市场当天上午发生两起路边爆炸袭击,造成至少15人死亡、30人受伤。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拉克警方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两起爆炸几乎同时发生。由于当时人流较为密集,因此伤亡比较严重。萨迪亚位于巴格达东北约120公里,反政府武装在此非常活跃。
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
在28日的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特殊投票日当天,伊拉克发生了多起暴力袭击事件,共造成48人死亡、126人受伤。
伊拉克将于本月30日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三次议会选举,也是2011年底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大选。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近280个政治实体、9000多名候选人将角逐下届议会的328个席位。此次选举的合格选民有2100多万。(完)
背景资料:参加伊拉克议会选举的主要竞选联盟和政党
新华社巴格达4月30日电背景资料:参加伊拉克议会选举的主要竞选联盟和政党
新华社记者梁有昶 张淑惠
伊拉克30日举行战后第三次议会选举,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近280个政治实体、共9000多名候选人将角逐下届议会的328个席位,其中比较重要的竞选联盟和政党有:
一、以什叶派为主的竞选联盟或政党
1,法治国家联盟——由现任总理马利基领导的达瓦党联合其他11个政治实体组成。其宗旨是弥合各宗派之间的分歧,维护国家和解和统一。在本次选举中,该联盟的目标是争取组建多数派政府,强化中央政府的控制。
2,公民联盟——由哈基姆领导的什叶派政党伊拉克伊斯兰最高委员会联合其他19个政治实体组成,其成员还包括前过渡政府副总理沙拉比。该联盟在本次议会选举中采取较为温和的立场,愿意与其他教派和民族的政党打造伙伴关系,并推出以经济重建和国家发展为主的竞选政纲,是法治国家联盟的重要竞争对手。
3,自由者联盟——奉行萨德尔运动思想主张的什叶派竞选联盟,由自由者集团等3个政治实体组成。该联盟致力于争取什叶派草根民众,强烈批评马利基政府管理不善,呼吁推行改革措施改善民生。
4,国家改革联盟——由前过渡政府总理贾法里领导的国家改革运动联合其他6个政治实体组成。该联盟的政治理念与达瓦党相近,尽管呼吁进行改革,但也支持马利基政府大力打击恐怖主义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
二、以逊尼派为主的竞选联盟或政党
1,联合改革联盟——由现任议长努杰菲领导的逊尼派竞选联盟,共包含13个政治实体,其中包括2010年议会选举竞选联盟“伊拉克名单”的部分成员。该联盟在逊尼派人口最多的尼尼微省势力较大,在其他逊尼派省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希望成为能够广泛代表伊拉克逊尼派利益的政治组织。
2,阿拉伯人联盟——逊尼派阿拉伯人的竞选联盟,由现任副总理穆特拉克领导的伊全国对话阵线联合其他8个政治实体组成。伊全国对话阵线在2010年议会选举中曾加入“伊拉克名单”竞选联盟。该联盟奉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在逊尼派省份萨拉赫丁和多民族混居的基尔库克省等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3,国家联盟——由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跨教派世俗化竞选联盟,共包含15个政治实体,其中包括2010年议会选举竞选联盟“伊拉克名单”的部分成员。该联盟宣扬不分教派的世俗化民族主义思想。
4,尊严联盟——由伊拉克逊尼派富商哈米斯·汗贾尔组织的新党派。该党派指责什叶派主导的政府压制逊尼派族群,明确支持逊尼派民众发起的示威活动。该联盟在安巴尔省以及其他地方受到不少对马利基政府强烈不满的逊尼派民众的支持。
三、以库尔德人为主的参选政党或联盟
1,库尔德斯坦民主党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两大执政党之一,成立于1946年,领导人是库尔德自治区总统巴尔扎尼。该党在2013年库尔德自治区议会选举中领先,获得111个席位中的38席。
2,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两大执政党之一,成立于1975年,领导人是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在2013年库尔德自治区议会选举中,该党获得111个席位中的18席。
3,变革联盟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主要反对派联盟之一,由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前副总书记穆斯塔法在2009年成立。在2013年库尔德自治区议会选举中,该党派获得111个席位中的24席。该联盟近年来人气日盛,对库尔德政坛造成不小的冲击。(完)
背景资料:战后伊拉克的政治进程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背景资料:战后伊拉克的政治进程
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伊拉克30日举行战后第三次议会选举,这也是2011年底美军撤离伊拉克后举行的首次大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随着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在美国的推动下,伊拉克开始了政治重建工作。2003年7月,伊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宣告成立。2004年6月,伊临时政府从美、英占领当局手中接管政权,取代临管会。2005年1月,伊举行过渡国民议会选举,并于4月底组成过渡政府。
2005年8月底,伊出台永久宪法草案,并在10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同年12月,伊举行战后首次正式议会选举。2006年5月伊战后首届民族团结政府正式宣誓就职。至此,伊政治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是,由于逊尼派抵制选举,伊政府核心权力由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掌握。逊尼派对此十分不满。此外,伊政府内,什叶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3大派别也矛盾重重,因而民族和解成为伊政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为推动伊政治进程和实现民族和解,伊政府和美国在各派之间展开斡旋。
2008年1月,伊议会通过“责任和正义”法案,解除了对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一般成员担任公职的限制。2月,伊议会通过2008年预算案、省级选举法案和大赦案3项重要法案。7月,伊部分逊尼派成员重返联合政府。
2009年1月31日,伊拉克举行省级议会选举,成为伊政治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年11月8日,伊议会通过新选举法,但遭到来自逊尼派的副总统哈希米否决。此后,各派经过讨价还价,伊议会终于在12月6日通过新选举法修正案,为2010年举行全国大选扫清了主要障碍。
2010年3月7日,伊拉克举行第二次全国议会选举。由于宗教、民族、政党等各种矛盾突出,各派别利益纠葛,至当年12月11日,以马利基为总理的多党联合执政的新政府才正式成立。
2013年4月20日,伊拉克举行第二次省级议会选举。此次选举是2011年美国撤军后举行的首次大规模全国性选举,标志着战后伊政治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完)
伊拉克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开始投票
新华社巴格达4月30日电(记者梁有昶 徐瑞青)伊拉克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投票于当地时间30日7时(北京时间30日12时)开始进行。这是2011年年底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大选。
伊拉克独立高等选举委员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8000多个投票中心,投票将一直持续到当地时间18时。此次议会选举的合格选民有2100多万。
本次选举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三次议会选举,包括政党、政治联盟和独立候选人在内的近280个政治实体、9000多名候选人将角逐新一届议会的328个席位。
为确保选举顺利进行,伊拉克当局已采取多项安保措施,包括提前关闭边境和机场以及部分路段禁止车辆通行等。政府机关和学校等从4月27日至5月1日放假5天。(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