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是广西玉林民间“夏至荔枝狗肉节”的正日子,食狗人士与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冲突达到顶峰。除了争吵,双方至少发生一起肢体冲突,导致人员受伤。
玉林狗肉节风波再清楚不过反映了中国地域风俗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为一些或深或浅的社会冲突埋下了伏笔。吃不吃狗肉牵动的人很多,但它毕竟不涉及宗教等公众信仰,因此很多人是带着“观赏”心态看这场冲突的。
即使这样,狗肉节有了一定“火药味”。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猛烈抨击将玉林市政府从组织者名单中吓跑,与此相关,浙江金华另一狗肉节直接被叫停。支持食狗肉人士则在互联网上大规模反击,而且后来在一些网站夺回了优势。双方“剑拔弩张”,终于导致有人在玉林狗肉节现场动了手,警方被迫介入。
中国社会总体上并不热衷食狗肉,但食狗肉文化在中国主流饮食文化中间穿插,二者大体是和谐相处关系。拒食狗肉最早从西方传入,由于近年来宠物狗在中国城市大量出现而逐渐扩大了共鸣。
一方面,拒食狗肉的呼声已在中国社会拥有了影响力,它的道德强势似在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食狗肉作为一种“自由”仍大体是完整的,狗肉店在中国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尽管它们已很少出现在中心街区,招牌也不做得那么显眼了。
玉林“夏至荔枝狗肉节”在中国一个角落里维系自己四五百年的传统,在这么大的社会里,本应不被打扰。但问题是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玉林自己也有向外部展示这一传统的愿望,这个狗肉节因此被一下子“盯上”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狗肉节,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文化传统,它成了支持和反对食狗肉两股文化力量的一个对撞机会。
接下来就是对中国不同力量陷入“论战”时风度的考验了。可以说,双方的表现都不怎么地。其中反对食狗肉一方采取了一些“强势行动”,如前往玉林直接阻止、干扰卖狗肉和食狗肉者,被指“干涉他人自由”。还有照片显示卖狗肉者故意虐狗,逼动物保护主义者出高价买狗,但也有媒体称这是环保主义者的“自导自演”,无论照片真假,都令人痛心。
有不喜欢食狗的人这样总结围绕狗肉节的理性逻辑:1、我不吃狗肉。2、我不反对吃狗肉。3、我同意并支持爱狗人士呼吁不吃狗肉。4、我反对爱狗人士强行干涉别人吃狗肉的自由,等等。然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实际表现与这一“理想状态”差得很远。
狗肉节这件事显示了中国社会处理内部纷争的不成熟。我们的法制观念尚很淡漠,往往把人多势众当成合法性的重要来源。警方在面对“众人违法”时,也常会出现执法的犹豫。宽容还更多是个口号,很多人面对价值观分歧时,都有强调自己正确对方错误的强烈愿望。
玉林人夏至吃狗肉的传统已经存在几个世纪,它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吗,它是否需要在基调上做一点调整?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希望中国社会对它们的回答从容、而且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