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8|回复: 0

书城的罗生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2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哲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名言:“如果克娄巴特拉的鼻子再生得短一些,那么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完全不同了。”帕斯卡尔这种“鼻子史观”,多数史学家恐怕会不以为然,因为它把历史中的个人因素(而且是个人的容貌因素)过分夸大了。然而,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史学家、哲学家,还是什么“家”都不是的芸芸众生,却几乎都有一种共识:克娄巴特拉是“倾国倾城”的艳后。不然的话,她怎能使恺撒和安东尼神魂颠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呢?

  可在这部《千古之谜》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观点:克娄巴特拉根本不是美人坯子,而只是“身高只有1.5米、体态肥胖、龇牙咧嘴的小侏儒”。其根据是古埃及出土的艳后石雕,并据此用电脑技术绘制出的肖像。持此观点的文章刊登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倘若该文披载于《太阳报》,人们大概会觉得只是无厘头的搞笑,可那是Times(泰晤士)呀,而且文章作者还是一位学者。举世公认的艳后的容貌体态,于是一下子“罗生门”起来了。非议和讥讽,对于“丑论”者并无大碍,而且至少吸引公众眼球的目的,他们是达到了。


  可他们的一位同胞———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欧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欧文不是“颠覆”一个古人的长相,而是公然“颠覆”一段真实、惨痛的历史:16年前,他在奥地利的一次演讲中,否认纳粹曾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用毒气室大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事实。这种公开的言论在奥地利属犯罪行为,欧文当时逃过了奥警方的逮捕;不久前,他以为十多年过去,人家早把那回事给忘了,可想不到这回刚踏上奥地利国土,就让奥警方逮个正着,他即将面临法庭的审判。奥当局断然拒绝了欧文的保释请求,看来他得在监狱里过圣诞节了。

  像欧文这种否认纳粹暴行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修正学派”,在欧美学界不乏其人。与此相类似,在东瀛也有人不遗余力地“颠覆”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以及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他们蓄意要让历史铁案成为疑案的“罗生门”。可他们比那个欧文幸运,他们始终逍遥着。

  在这部《千古之谜》里,那些“颠覆”历史真相的谬论,当然绝不可能列为“疑案”。毕竟历史不是可以恣意妄为地“罗生门”的。书中讲到关乎纳粹和希特勒的疑案有好几宗,其中最令人惊诧的是两宗疑案———一是说希特勒有犹太人的血统,他的祖父是个犹太人;还有专家考证出,希特勒是近亲婚姻的产儿,他的父亲与侄女结婚,生下了希特勒,这样他就与母亲共有一个祖父;专家认为,希特勒一生中的变态行为,似可从中寻到一些端倪。还有一说更令人咋舌,德国一位教授据一件秘密材料证明:“希特勒在一出生时就具有卵巢和子宫等女性器官,但也有男性形式的性别……他经常要以雄性荷尔蒙进行治疗,以使自己的外形更为男性化。”以上两宗当然不是定论,而只能是“聊备一说”的疑案。可它们也不是“戏说”,人家还是做过一番有根有据的考证的。

  世间有些书,越来越“罗生门”,但这未必是书的作者刻意暗藏玄机,埋置悬疑,而往往是人们不同的解读,或索隐甚至穿凿的结果。《红楼梦》就是最典型的例证。鲁迅有段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经学家看到的是易,才子们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其实何止于此,红学家和准红学家们“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哩。

  前不久,作家刘心武的《红楼望月》、《揭秘〈红楼梦〉》问世,又引发了新一波“红学热”和“口水大战”。刘的最引人注目的揭秘是:《红楼梦》中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是康熙之子胤礻乃的女儿,胤礻乃曾两度被立为太子,但最终又被废去;贾家冒险收留“秦可卿”以为奇货可居;后来她被贾元春(曹氏家族中被选为王妃的一个女子)告发,而终遭不幸……在刘氏这里,“红学”又衍化成了一宗“秦学”。对刘的这种“揭秘”,攻之者说是胡编硬造,误导读者;辩之者则称打破垄断,活跃“红学”。自谓“红学票友”的刘心武表示要把“秦学”研究进行到底。


  当年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中著成一部《红楼梦》,而这一部《红楼梦》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其中奉为“正宗”的是学院派的“红学家”。如今,刘心武等“红学票友”插足“红学”领地,且抢尽风头———《揭秘〈红楼梦〉》在三个月内重印11次,销量达15万册。这岂不令有些“红学家”酸涩而且忿然?笔者虽然不尽认同刘氏等人的“红学”新说,不过,《红楼梦》既然是一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典名著,就人人皆有解读、言说的权利,不该有“闲人免入”的禁地。谑用阿Q的一句话,就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因之而有感曰:曹公一部《红楼梦》,世间无尽“解味”人。

  欲探迷云成雾水,洒向几多“罗生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