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7|回复: 0

《清明上河图》高仿品价值数万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0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14-7-31 01:58 编辑

《清明上河图》高仿品价值数万元

王翚《竹坞幽居》以1667.5万元成交。
  
本期鉴定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
  
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件《清明上河图》(上图)的真假和价值。
  
鉴定:从图片看,这件《清明上河图》不是真品,而是旧仿品,仿造的时代应该在《清明上河图》真品(上图)创作时代之后不久,风格属于“苏州片”(苏州是明清时书画造假的“重地”,所造赝品被称为“苏州片”)。
  

与原画对比,这件仿品构图随意、画工匠气、死板,所画的桥是有苏州特点的拱桥,民居也是苏州的“特色建筑物”,而原画的桥和民居都是汴京(即开封)的景象。由此可知,当时的作伪者应该未见过原图,而靠口口相传来画画。不过该件仿品画工算得上精细,属于高仿品,市场价格也可达数万元。
  

《清明上河图》因其盛名而一直成为书画造假者的主要作伪对象,朱万章就曾“见识”过十余件。曾有收藏者号称自己手上的《清明上河图》是真品,而故宫的为假,朱万章展开藏品后发现是连“苏州片”也比不上的低仿品。
  

看不到出路画家变作伪者
  

除了这种“自欺欺人型”的买家,收藏者中更多的是被各种低端或高端骗术误导的买家。收藏者马先生在拍卖行看中一幅画工精湛的晚清作品,还有曾著录于上世纪初某本杂志的记录。在查询杂志绝真无疑后,他兴奋拍下了这件书画。
  

然而多年后,当他准备出售这件藏品时,却发现几乎所有的藏家、行家都对此存疑。后来经多位专家的鉴定才发现,这本杂志的主办人一开始就没把好关,选录了赝品。
  

一位画商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只计算在编的、体制内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画家,至少有50万人。其中有一定市场的,作品价格在1000元/平尺以上的不到10万人;作品能在全国市场中流通的不到1万人;作品价格在1万元/平尺以上的,估计也到不了100人。所以,一些水平中等偏下的画家,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也只能成为书画作伪者了。”
  

有的画家走上作伪道路后“获利颇丰”。曾有一名广东画家从小临摹齐白石,相似度达到70%左右。有拍卖行以2000元/幅的价格向他订货,他往往一个月就可以交出一大批,因此“财源广进”,很快在体育中心黄金地段买下一套物业。随着艺术品市场越来越红火,拍卖行需求更多,他的“齐白石写意画”价格一直涨至10000元/幅。
  

行家:
  
有小瑕疵未必是赝品
  

了解“时代常识”是朱万章强调书画鉴定必须做的“预习”。他举例,连人物画里的器物如鼻烟壶、葫芦都有时代特征,都可以作为书画鉴定的参考细节。
  

比如他曾见到明朝广东画家梁元柱的自画像,画面除了作者外还有侍女、书童两人,还有许多文人器物,他对三个人服饰进行研究,又仔细研究画中的茶具、镇纸、笔搁以及书的装帧方式是否出现于该时代。“如果这些辅助材料的时代对应上了,画有可能是真的,而如果两者的时代对应不上,画就是假的。”
  

在朱万章看来,每一件书画作品的信息量都很大,在体现纸张、墨色、笔锋等“物质”的特点之余,还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当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历史情景等。
  

除此之外,朱万章还强调,书画鉴定上的真伪和好坏是不同的概念:“有的鉴定家容易有误区,认为作品画得不太好就是赝品,实际上假的未必一定画得不好,真的又未必一定画得很好。鉴定首先要定真伪,其后定好坏,不能以主观认定的小瑕疵当成赝品的根据。”


来源:网易艺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