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咱银川的的哥的姐都能开起文化车,让外地人觉得,咱银川真是个好地方
保剑君 40岁 银川市出租车司机 喜爱文学创作,出版了诗集《季节的呼吸》;边开出租,边传播文化,出版了新书《银川文化地图》。
保剑君在签名售书。 本报记者 朱磊摄
的哥;
作家“东写西读”;
老银川文化传播者“保师傅”。
这些身份都属于保剑君。见到保剑君,他正在一个出租车公司忙着签售自己的新书《银川文化地图》,身边围了一票的哥,每签一本书,他都要把对方的名字在纸上先练一遍。
黑黑瘦瘦的脸庞,是每天风吹日晒跑出租的证明,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对话时喜欢引经据典的“酸习惯”,又让他在的哥群中与众不同。混着机油味的汗味和言谈举止中的文化味,这就是保剑君。
“地上一片带字的纸,都想捡起来读读”
40岁的保剑君,追逐文学近30年。出生在银川贺兰县金贵镇的一个村庄,高中毕业的保剑君算是村里“秀才”了,他却没有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在家务农,原因是农闲时可以好好在家读书写文字。
村里人农闲时爱耍点钱、喝点酒,可是从来叫不动保剑君。当知道保剑君在家天天写东西时,大家嗤之以鼻,“庄稼人就该守本分好好种地,弄那个东西有啥用。”保剑君不爱反驳,那些冷言冷语听着虽然心里难受,但是阻挡不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就算是路边有张带字的纸,我都忍不住想捡起来读读。”
他的爱好得到家人支持,“只要喜欢就去做,总比耍钱、喝酒要好吧。”父母质朴的话让保剑君更有勇气。诗歌、散文,只要写了东西,保剑君就往外投,《诗刊》、《黄河文学》……渐渐地,各种著名的刊物开始发表他的文字,村里人看他的眼光也渐渐改变,“你可真是我们村的秀才呦。”
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保剑君自学了大专汉语言文学。大专结束后,他进了城里一家工厂务工,除了日常开销,每月的钱除了买书读就是投稿,“文学是个苦差事,挣得稿费有时候还不够纸笔钱,但是却能够带来心灵的满足。”
2008年,保剑君把自己多年所写的诗歌整理出来想出书,却颇有些犹豫,买书号、印书少说也得万把块钱,可家里实在拮据,怎么办?“想做就做吧,就当咱们今年不挣钱了呗。”妻子的一番话让他下定了决心,1500册的《季节的呼吸》出版了。
至今,保剑君已经发表了50余万字的各类作品,在银川市的报纸开专栏,专门叙述的士生活,还原一个真实的的士司机生存现状,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被银川文学院聘为院聘作家。
“的哥保师傅带您逛银川啦”
保剑君2008年辞去工厂的工作,开起了出租车。“为了感受不同的人生。”老保呵呵地笑,“开出租,创作时间更充裕,而且接触的人和事更多,有利创作。”每天下午5点到12点出车,其他的时间全部拿来看书写作。别的的哥一月能挣5000元,他顶了天就能挣个2700元。
2008年8月,印尼商人陈先生来西北旅游,原准备只在宁夏住一晚,第二天去内蒙古额济纳看胡杨林。偶然坐上了保剑君的出租车,短短20分钟,保剑君边开边聊,将银川鼓楼、南门的历史传说讲得头头是道。第二天,陈先生打电话给他:“不走了,你带我在银川玩几天。”于是,保剑君又带着陈先生逛了两天。送走陈先生的那天,对方给了老保一个大大的拥抱,“保师傅,真像你说的,这里鱼肥水美、稻麦飘香,以后我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你们宁夏玩。”
这次经历,让保剑君感触颇深,文学与出租行业是可以相互交融的。自此,他更加用心地去搜集各类关于老银川的文化资料。“老屋的地上现在都没地落脚,全是各种书报。”妻子在旁边笑着补充。
2011年,保剑君在银川交通音乐广播做一期的哥的节目,现场就讲起了唐徕渠的传说。“干脆你给我做个节目,给开车的朋友特别是的哥的姐们多多介绍一下我们银川?”主持人当场建议。征求了台领导的意见后,交通音乐台推出了一档15分钟的新节目,名字就叫“保师傅带您逛银川”,讲述老银川的民俗、传说、典故、历史。
节目受欢迎的程度让大家都有点吃惊。由于下午4点钟是很多出租车交车的时间,“你这让我们很为难,交了车听不到节目,晚交又耽误做生意。所以就故意在加气的时候选队伍长的排,听完正好加完气交车。”一些师傅如此“埋怨”保剑君。
那时候,保师傅和银川交通音乐台,成为银川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2012年,因为种种原因,保剑君退出了这档节目,仍然有人向他打听,为什么这么有意思的节目不做了,也就在那时,保剑君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让出租车成为宣传银川文化的流动电台”
“您知道老鼓楼上的那行西夏字什么意思吗?”“您知道为啥银川也叫凤凰城吗?”……这些都是老银川的烙印,可保剑君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了解这些,他决心出一本关于老银川文化的书。
保剑君在一次作家研讨会上,将自己的想法和同为作协会员的保建国交流,后者又拉来了宁夏文化馆的冯小媛女士,三人一拍即合。为了保证文章资料的真实性,他们从文史馆找资料,寻找被埋没的古迹,拜访能够记得古老传说的老人……越是深入,越觉得紧迫。“很多古老的传说,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迹,都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之中。这让我们都很着急。”保剑君说。去年8月,保剑君腰椎间盘突出,每天疼得只能吃止疼片,严重的时候只能跪在沙发上整理资料,修改文字。成稿出来后,为了节省成本,三个人又分头校对,9遍之后才敢交付出版社付印。
《银川文化地图》的出版,在保剑君看来,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他希望更多的哥的姐能够看到这本书,“咱们开出租的接触的人最广,如果能够多给他们讲讲老银川的文化,肯定能激发大家的兴趣,从而去保护、去传承。”保剑君拿出手机给记者算了一个数字:一辆车一天客流量50人,5000多辆车,一年就有近千万的客流量。
打定主意,保剑君跑到出租车公司,摆桌子签名售书,每本书只卖成本价。“我的梦想就是让咱银川的的哥的姐都能开起文化车,让外地人觉得,咱银川真是个好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