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早晨照例听“央广新闻”,对一则关于鲁甸地震救援方法的谆谆告诫,印象颇深。告诫说:“震后救人,请先把受困者的头部暴露出来,以保证呼吸畅通,对于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切忌强拉硬拖。对埋压时间较长的人,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印象尤其深的是,这段话在用普通话播报之后,接着又用昭通方言重复了一遍。并且,这样连续播报了几回。
这则告诫可以说是在普及震区救人应当遵循的常识。节目播出时,鲁甸地震尚在黄金救援72小时之内,救人,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无疑摆在第一位。实际上,所谓黄金72小时,也只是理论上的时间段。即便到了72小时之后,救援人员每多挖一寸土,多掘一分地,同样可以给废墟中的生命创造生存的机会。也就是说,但有可能,对人的救援就不会放松。而如何救援,那则告诫就来得及时而且必要,这种常识属于科学的常识。鲁甸隶属昭通,用普通话和昭通方言广播,等于满足了所有在一线救援的人们,因为假如当地参加救援的百姓对普通话的理解尚有一点儿障碍的话,也能更准确地掌握这种常识。而对处于“后方”的我们,也得到了相应
常识的普及。不难想见,今后,当我们也身处突发的类似灾难之中,因为有这些常识在心中,一定能够提高救援的科学性。
所谓常识,顾名思义是日常的知识。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知识,它们不会先天地植入人们的大脑,某种程度上却又是应该必须了解、必须掌握的知识。在事实面前我们恐怕得承认,我们很多人对常识还了解得太少、太少。比如因为对溺水者、对窨井作业遇险者盲目施救而导致更大悲剧的事情,近年已经发生不少起了,性质几乎如出一辙。究其根本,就是施救者缺乏这方面的相应常识。而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同样太需要被普及一些常识,尤其是应急常识。
无独有偶。前两天傍晚,央视的一段画面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那是在节目的间隙播出的,本该是播广告的时段吧,却意外地看到了普及如何应对心脏病突发的常识。画面中,一个真人,一个假人;真人是施救者,假人是发病者躺在那里。画外音然后告诉我们,如何选择患者的按压点,如何按压,用多大的力反复按压多少次;还不行,如何进行人工呼吸……才看了一遍,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也大致了解了这一常识。多看几遍,再有机会模拟,就有把握说能够掌握了。我得承认自己看电视不太多,这画面可能早就存在,但我是头一次看到。当然了,我头一次看到不等于人家是头一次播。而如果果真是央视头一次播的话,我认为这是极其有益的尝试,表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大张旗鼓地重视常识的普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以时日,我还想听到和看到更多的常识普及。让常识不仅作为文字停留在纸面上,而且作为图像尽可能地活动起来、形象起来,易于公众模仿,让公众一下子就懂得怎么操作。我们的电视台,需要经常地拿出这样“几分钟”,普及各种应急的常识,多多益善,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样的话,天虽有不测风云,但一旦面对突发的事情,公众不至于因为常识的欠缺而束手无策,酿成本可避免的悲剧或者加剧事件的伤害程度。
来源:南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