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岁月一个符号,澳门环岛游作为特定时期(改革开放之初)、特定地点(珠海)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曾是内地人能近距离目睹澳门风情的绝佳途径,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也烙下了深刻印记。
目前澳门环岛游还有一些忠实的“粉丝”,但由于外部环境改变和本身产品较为单一、缺乏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等原因,环岛游已经难复旧日的风光,正全力推动转型升级(详见8月21日《南方日报·珠海观察》)。
环岛游的升级确实势在必行。8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上“美丽中国”建设等利好,旅游业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旅游需求和旅游市场总处于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之中。目前,需求层面呈现散客化、休闲化和网络化,政策层面由支持到法治化,加上便捷的交通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不断推动着旅游业的持续繁荣,也倒逼旅游产品的升级。在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环岛游确实需要找准症结所在,让老名片焕发新光彩。
从国内来看,“鸟巢”、凤凰古城、海南等,无不是因为适应需求的变化而对产品和功能进行了及时更新换代。比如“鸟巢”,除了做景点、承载着百姓休闲公共服务功能外,它还致力于构建体育、文化、演艺、会展、康体和商业多元经济、多类业态的格局,形成国际赛事活动聚集、国家级文化设施聚集、国际总部聚集和高端人才聚集为核心的后奥运场馆集聚区。凤凰古城也从资源利用型向文化引导型转变,成为文旅融合之典范。从国外来看,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推进产业的国际化、多元化、特色化、人性化、专业化也是重要的经验。
因此,澳门环岛游的转型升级应在提质增效中突出特色,着力打响品牌,推进发展国际化、业态多元化、产品特色化、服务人性化、人才专业化、建设标准化战略,走“4S”道路:建设发展标准化(standard)、旅游衍生品特色化(special)、资源传导信息化(survey)、产品销售多元化(sale)。
首先要树立科学旅游观,创新发展理念。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区域旅游资源与产品整合的高度出发,妥善处理转型升级与资源利用、文化进步、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优化整合资源,推进多方跨界融合。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完善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发挥民营资本的集中优势增添活力,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
第三要优化机制,要把环岛游的升级纳入到全市旅游发展的规划中,使之与全市的旅游发展充分协调互动,从而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构筑品牌,促进有序发展,以提升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
第四要注意利益协调。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岛游的升级,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前提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利益协调、利益分享机制”。环岛游的升级一定要突出比较优势,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的重构,通过优势互补与整合作用,产生倍增效应。
第五要有旅游人才体系的支撑。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使旅游产品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要加强旅游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对旅游人才的使用和管理。
希望环岛游升级可以为当前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探索出有效路径:由追求要素完善与配套转向合作与整合产业链,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与效益,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运行方式从团体化服务体系向散客化服务体系转变,产品开发从观光主导型产品向休闲参与体验型产品转变,实现从经济产业功能向社会产业功能转变,在二次创业中崛起。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庄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