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选“民生实事”为何遇冷
□ 堂吉伟德(四川 职员)
上月6日,广州市发改委在市政府网站向公众征集明年的民生实事,征集时间20天。但南都在大粤网发起的问卷调查却显示,逾九成五的网友不知道民生实事是什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上月出台《市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程序规范(试行)》。该《规范》特别明确了市十件民生实事的遴选范围、原则及遴选程序,特别要求首先无导向性地征询市民意见,确定市十件民生实事,由过去的“政府配餐”改为“群众点菜”。(9月9日《南方都市报》)
“民生实事”事关民生福祉,按理说应当“民意汹涌”,参与的热情高涨,然而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征集时间超过月余,居然九成五的网民不知民生实事为何物。相关部门设定的20天征集时间里,也仅收集到15条意见,“群众点菜”成色不足,还是要回到“政府配餐”的老路上来。
造成如此结果,固然跟宣传不力,渠道不畅有很大的关系,但根本上还是公共政策的信任度不够。“民意遇冷”并非民生实事独有的现象,在立法和听证上同样存在。
由于征求意见本身流于形式,使得公众意见并没有获得重视,在公众心中留下了“有无意见一个样”的印象,再加上存续日久的“政府点菜”带来的思维定式,导致政策制定“官意太浓”而“民意不足”。公众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并真正转化成立法或者政策的内容,自然就无以激活公众参与的激情。尽管所定政策事关自身利益,依然参与者弗如,可见信任荒下导致了完全的利益分裂,也使得公共政策缺乏公共性,甚至与公众诉求渐行渐远。
由此可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要由“权力主导”向“权利主导”过渡,关键在于要让最后成型的政策,真正能够对公众期待和利益诉求,形成积极的回馈和呼应,使公众看到开门问计的最终成果。
海选“民生实事”暴露信任荒,其解决出路除了做好服务,强化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真正实现民意的尊重,让民意诉求得到更好的实现与落实。唯有做到了“三贴近”的原则,获得了公众的信任,海选“民生实事”才会名副其实,公众参与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才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