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4|回复: 0

从马可·波罗到胡润:如何分享中国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2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齐鲁周刊

  公元1295年,在中国居留将近20年后,威尼斯商人的儿子马可·波罗回到故乡。他把旅行经历写成《马可·波罗行记》,天堂般的东方世界第一次激起了欧洲人的向往。


  700年后,公元1997年,已经在上海滩东游西荡了几年的英国人胡润,正在为前途苦恼。他已经嗅到这个“到处都是工地,乱糟糟的”城市,其实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和宝藏,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把打开财富之门的密钥。


  胡润成功了。在上海图书馆里,他精心打造了第一份“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虽然看上去略显粗糙和业余,但这份后来定期发布的年度榜单,成为新世纪中国商业力量崛起与沉浮的最佳见证。在形式上,中国的商业生态群落则从此与商业全球化浪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胡润终于搞明白了最关键的问题:21世纪,在中国,我是谁?


  自从1979年法国人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首场服装表演,“发现中国”的过程就开始呈现出一个持续加速度的“飞升状态”。来中国 创业和寻求机会的外国人,不再限于早先的冒险家、旅行者、传教士和那些拥有政治背景“持剑经商”的大资本家。相反,任何一个有机会接触中国的外国人,不论 其身份、地位以及家庭背景,都可能参与到在中国创业的浪潮中。


  19世纪法国作家戈蒂耶,曾在他的诗歌《中国热》中写道:“我心爱的姑娘在中国,住在细瓷塔中,在那鱼鹰出没的黄河畔。小脚可握在手中把玩,黄皮肤比铜灯还亮,每晚,她如同诗人一般,将垂柳和桃花咏叹。”很多时候,诗人的浪漫与商人的幻想,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现实从来都不是玫瑰色的。进入 21世纪,机会大把、轻易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是老外,如果没有真正出色的商业创意和坚定有效的执行力,在中国市场,也将面临随时被更新淘汰的命运。


  世界是平的。因此,树立门槛、构建壁垒的速度,总是比不上壁垒和门槛被新鲜的创意和突破性技术推倒的速度。“商业中国”的魅力与挑战,几乎全部可以归结到其开放的特征。当竞争的边界已然消失,我们也许应该认真思索一下:中国人的机遇和未来到底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