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北京市财政局昨日表示,公共交通票价调整后,财政投入“只增不减”。据测算,调价后财政对地铁运营的补贴约50%,对公交运营补贴70%。下一步财政对公共交通投入方向将注重优化网络、清洁能源、智能交通等。
调价后坐一公里公交补0.3元
北京公共交通票制票价改革是否为财政“减负”?昨日,北京市财政局召开公交地铁财政投入情况说明会,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表示,公交地铁调价后,财政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针对此前北京市财政对公交地铁的投入情况,王婴介绍,2013年全市用于运行补贴支出达200亿元,使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目前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距离市民的期望和“绿色出行、公交优先”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
王婴介绍,按照公共交通价格成本监审的数据计算,2013年,地铁的运营成本为8.56元/人次,公交的运营成本为3.46元/人次;而人均运营收入方面,地铁为1.87元/人次,公交为0.54元/人次。运营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差额由财政负担。
他说,按照调价方案测算,地铁每人次票价收入在4.3-4.4元,占成本的一半左右;公交每人次票价收入在1.31-1.55元,占成本的30%左右。这意味着,公交票制票价改革后,财政还需要对地铁运营补贴50%,对公交运营补贴70%。
以地铁每人平均出行15公里、公交人均8公里的出行距离计算,票价改革前,每位市民乘坐一公里地铁,财政补贴0.446元;乘坐一公里公交,财政补贴0.365元。此次票价调整后,市民乘坐一公里地铁,财政补贴约0.28元;乘坐一公里公交,财政补贴约0.3元。
地面公交将试点综合改革
“公共交通的票制票价改革只是整个公共交通体系改革的一部分。”王婴认为,票价调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联动机制,实现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票制票价改革的同时,市财政局与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启动了地面公交试点综合改革工作。
经过前期调研、分析论证等工作,北京已针对地面公交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投资改革、公交价格改革、行业管理改革和财政补贴机制改革相衔接的5项综合改革。
■ 追访
财政投入将用在何处?
财政投入“只增不减”,钱将花在何处?王婴介绍,今后财政不光是对公交地铁运营进行补贴,除了新建轨道交通之外,还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公交车需加大更新力度,更多采用清洁燃料;智能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也被列入下一步财政支持的重点方向。
他说,今后全市公交都将安装GPS和北斗系统,实现整个公交调度系统定位和监控。目前全市公交GPS和北斗系统装载已覆盖9000多辆,未来将全部覆盖。届时乘客候车时可掌控公交车何时进站、车内拥挤程度等信息。
另外,北京还将解决轨道交通的乘车拥挤、运行安全保障、运行线路延长等问题,并统筹梳理整合集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为一体的公交运营体系。
王婴表示,财政对于公共交通的运营支持,今后将从原来简单的“给补贴”变成一种投入,通过机制的完善促使企业发挥内在动力,加强成本管控,完善管理机制等。比如,对于公交除了运营补贴之外,对于公交集团更换新能源车等,补贴数额可能会更多。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温薷
■ 背景
修地铁每公里成本11亿元
数据显示,北京的地面公交运营线路已从2007年的644条1.74万公里,提高到2013年的813条1.97万公里,年客运量达48.4亿人次;轨道交通从2007年的5条线路142公里,提高到17条线路465公里,年客运量达32亿人次。
“近几年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王婴介绍,北京地铁的建设成本已从2号线的平均1.5亿元/公里,到5号线的平均5亿元/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8号线、14号线每公里建设成本已达到平均11亿元。
按照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加之既有线路的更新、地面公交的优化,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市公共交通的相关建设还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据有关部门的初步测算,至少还需要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王婴表示,如此大额的资金需求,不能完全靠政府固定资产的投入,还需引进社会资本。
王婴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地铁1号线大修可行性方案。据悉,1号线已运行40年,老线路面临更新,车辆配套设施需要更新改造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