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2|回复: 0

全国压缩会议58万个 开会变收费低效背后暗藏腐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23: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压缩会议58万个 “会海”遮盖多少低效和腐败?

  内部协调、业务学习、表彰总结、动员推进……都离不开两个字:“开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压缩会议58.6万个——即使按每个会议只有半小时保守估算,连续开完这些会仍需33年。

  惊人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会议依赖症”之重,病根则在于热衷“形式”的懒政思维。从非旅游景点不去、非豪华套间不住,到会议费返现、庆典出场有红包,背后“浪费腐败”频现。扭转“拖懒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莫让时间淹没在“会海”里。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年开会百万个

  全国各党政机关一年要开多少会?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按照全国压缩会议58.6万多个、下降24.6%计算,开展活动前全国党政机关的会议至少有238万个。

  整治文山会海,是中央的一贯要求,各地推出不少措施:如“无会月”,严控会议时间,甚至要求每次讲话、发言不得超过多少分钟……然而顽疾不仅没能根治,反而极易卷土重来。

  2013年初,沿海一厅局机关一把手自曝,一年要开1068个会,还不包括自己单位内部召集的,没人开会就只能“抓壮丁”,领导没时间让下属顶。“最夸张的时候,早上刚到办公室,15个会议通知摆在桌上。”

  高昂的会议费成多地预算“标配”。今年年初,广州市花都区公开了2014年预算晒出的会议费高达2850万元,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会议费超过11万元,每天都有200多人参会。

  自去年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不少地方纷纷做出“改进会风、削减文山”的表态,但记者查阅后却发现,一些部门2014年的会议费预算不单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扬”,增长了4倍多。

  计划外的会议成部门审计“常客”。去年,审计署公布了57个中央部门单位201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半数以上中央部门单位都存在计划外召开会议的问题,有的一年计划外召开的会议高达200多个。

  以会议落实会议成多轮整治“牛皮癣”。一有事情发生,优先“会议落实”,一位在县里挂职过的干部和记者说,同样的一项工作内容,县里要开四个会,先是常务会议“研究”,再是扩大会议“讨论”,再向常委会“汇报”,最后召开干部大会“传达”。

  大会套小会、开会变“收费” 低效背后暗藏腐败

  本应是交流探讨,却成为公款旅游的“遮羞布”;原是加强透明监督的会议费,却成奢侈浪费的“隐身草”。会议层出不穷,说到底是“短期效益至上”原则催生出的短期行为,背后是推诿卸责、规避风险。

  ——大会套着小会,不开就被“批评”。此前新华社记者曾向20多位人大代表问卷调查,九成以上都认为“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成为会议目的“首选”。市里开的会,如果县里没来得及“传达”,甚至可能会被上级主管领导批评。

  “先开准备会、沟通会,开完会还要开总结会,有时表面是开一个会,前后却需好几周。”东部城市一街道办的公务员小刘告诉记者,开会开多了,会议就成为了下属揣测领导意图的方法。不发“带帽”文,工作就可以“放一放”;不开“级别”会,上级的要求就只是“说一说”。

  ——开会暗藏“收费”,权力收手要钱。“每到年底,各种名目的会就‘扎堆’,有些都是借开会的名,行收费的实。”山东一家私营企业主透露,“开个座谈会,多少收点费。”正是因为会议通知是政府部门以文件的形式发出,考虑到权力部门与收费者的种种关系,企业不敢轻言拒绝,交费也成了“被自愿”。

  一个内部人事干部会议,3天挥霍304万元、人均2.4万元;一场学术研讨会,45名与会人员研讨一天,4天游玩……会议不严格管理,容易成为腐败的另一温床。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此前通过办案和调研就发现,一些单位通过饭店、宾馆先开出会议费,扣税后再“返还”,或进入单位“小金库”,留待日后有需要时使用;或再次放入消费场所,供单位领导招待客人时使用;或被个人贪污挪用。

  ——遇事必先协调,“顺手”推卸责任。“开了会、发了文,工作交代下去,责任也就一起交代下去了。”某市直机关的公务员说,“就算将来有了风险,也能一起分担。”

  晒出会议费“第四公” 杜绝“会议依赖症”

  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案头文件高耸,落实推诿扯皮;借开会之名,行吃喝旅游之实;无纸化办公成“纸上说说”,可远程视频非要“近距离交流”……患上“会议依赖症”,病根在于热衷“形式”的懒政思维。

  为此,许多地方曾尝试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的治理措施,比如,推广“合并开会”制度,提倡“脱稿即兴”的讲话要求,设置“无会月”、“无会周”硬性规定等等。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执政理念,治理效果就很难理想。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认为,“三公”消费越盯越紧,一些招待经费就被作为会议费掩盖起来。“不能把会议变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2013年9月,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布修订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针对会议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规定,预算审批防会议费“爆表”,严格报销审核防堵会议费造假,公示报告增加会议费透明度。

  专家建议,会议费的地方标准必须尽快确立,明确各类会议的支出标准,让各种“打包”“夹私”行为无所遁形,为每一场会议、每一个文件的“含金量”进行绩效打分。同时,晒出会议成本“详单”,推进公款旅游、会议费等信息准确、细致、无死角公开,避免打着开会、考察的旗号,游走在灰色地带。(记者 周琳、朱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2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