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刘彤 姚远 白旭)如果一个老北京说“听蝲蝲蛄叫”,他要表达的意思其实与听觉毫不相关。在北京话里,“听蝲蝲蛄叫”是“死”的意思,而蝲蝲蛄是一种生活在地底下的农业害虫。
尽管21岁的袁惠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并不知道这个表述是什么意思。“我连什么是蝲蝲蛄都不知道。”她说。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许多老北京方言和它所承载的风土人情正逐渐被现代人忘却,而这些正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董树人的新书努力想要保留的。75岁的董教授花10年时间编纂了约46万字的《新编北京方言词典》,已在27日正式上架。
“历史资料、方言小说、民俗轶事,都是这本字典的词汇来源。如果从语料收集开始,这本字典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董树人说。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围逐步扩大,而使用的语言也趋向统一;加之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和普通话的推广,不愿意讲方言土语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对于解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影视名作,如果能有一些方言的积累却有着积极的作用,”董树人说,“方言是一个时代的活化石,通过语言的遗留更能理解当时的文化。”
董树人说,以中国著名作家老舍为例,在他的作品里,更能体现老舍创作风格的,还是他用北京方言土语创作的作品,“以这样的语言、词汇进行的文学创作,让人们品味到了更加‘原汁原味’的当时‘北京生活’”。如今,“京味儿”影视作品这两年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但是,在北京方言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得到传播的同时,由于“保存记录不足”,造成许多方言、土语和其承载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中流失。董树人说,对北京方言做一些抢救性工作,是他编撰这本词典的初衷之一。
已经在北京市西城区老墙根社区居住近60年的王振民说,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平房和四合院,邻居们天天聊天。在这样的“熏陶”下,大家张嘴,都是一口的标准北京话。
“但是,现在平房越来越少,大家都改住楼房了,有的老邻居也跟着孩子搬走了,留下来住的,岁数也都大了,很少出门,见面的机会也少了。所以孙子孙女这辈没几个会说正宗的老北京话的。”王振民说。
对于以董树人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来说,在保存传统语言的同时留住“当地记忆”,是他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但可惜的是,中国在保存记录地方方言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董树人说。
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保存记录方言如今也不光是语言学家和字典编纂者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开始关注方言。在许多论坛、博客上,随处可见“地方话扫盲帖”“普及帖”,和模仿英语等级考试的“方言四、六级考试”——具有乡土情结的网民正用这些“草根”方式参与着方言保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