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4-20 09:46 编辑
鸡是滋补佳品,入药疗疾以乌骨鸡最负盛名。传统名药乌鸡白凤丸就是以乌骨鸡为主药制成的妇科良药,适用于妇女气血两虚、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诸证。近代临床发现,乌鸡白凤丸还可增强男子性功能,治疗男子阳痿、遗精及慢性前列腺炎;又是肝病良药,能补肝血、养肾阴、调补肝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可见鸡的药用价值非同一般。 一、乌骨鸡食疗作用 乌骨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1.乌骨鸡用于食疗,多与银耳、黑木耳、茯苓、山药、红枣、冬虫夏草、莲子、天麻、芡实、糯米或枸杞子配伍。2.将20克天麻温水浸泡一天后与一只乌骨鸡猛火烧开,文火慢炖,可治神经衰弱症。3.乌骨鸡炖天麻可治神经衰弱;4.用陈年老醋炖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二、鸡“附属”品的药用 1、鸡内金:即通俗所谓之“鸡肫皮”,是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后入药。鸡内金性平,味甘,功能健胃消食、涩精止遗。治饮食停滞、消化不良或小儿疳积,常与神曲、白术同用;治肾气不固之遗精可与金樱子、芡实配伍;治小儿遗尿常配桑螵蛸、煅牡蛎煎服;鸡内金又有化坚消石之功,治石淋、尿痛,用之配海金砂、金钱草等煎服有效。鸡内金口服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强。其所含胃激素易受高热破坏,故不宜久炒,并以生用为宜。用量每日3~10克,研末吞服每次量为1.5~3克,效果比煎剂好。 2、鸡胆:鸡胆含胆酸、异石胆酸、鹅胆酸等,有消肺止咳、止痉化痰的功能,主治百日咳。方如:(1)鸡胆1个,置碗内刺破加白糖适量,隔水蒸15分钟即可。1岁以下3天服完;2岁以下两天服完;2岁以上1天服完。因味苦每天药量分数次服完。(2)鸡胆外用也有较好的止痉止咳效果,可选用冰硼散1~2克,百部、黄连、连翘各6克,鸡胆1~2个,米醋适量,将诸药研末混匀备用,2岁以下用。 3、鸡血:内服外敷皆可。内服:热饮。外用:涂敷。 ①治中风口面歪僻不正:雄鸡血煎热涂之,正则止。或新取者血,使涂之亦佳。涂缓处一边为良。(《圣济总录》鸡血涂方) ②治筋骨折伤:急取雄鸡一只刺血,量患人酒量,或一碗、或半碗和饮。(《青囊杂纂》) ③治发背痈疽:雄鸡冠血滴疽上,血尽再换。(《保寿堂经验方》) ④治对口毒疮:热鸡血频涂之,取散。(《坦仙皆效方》) ⑤治燥癣作痒:雄鸡冠血频频涂之。(《范汪方》) 4、鸡蛋:鸡蛋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鸡蛋清有清肺利咽功能,外敷患处可治烫伤、烧伤、流行性腮腺炎等。鸡蛋的药用价值却不会被人忘却。鸡蛋壳能制酸、止痛,研末外用可用于外伤止血、固涩收敛。蛋壳研末内服可用于胃溃疡反酸、胃炎疼痛,并对补钙(钙食品)有益。蛋壳内衬的薄皮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作用,适合风燥干咳。蛋黄在民间应用颇多,如乳头皲裂、下肢皮肤溃疡的外用。 中医认为鸡蛋黄有养血滋阴益智功能,用于心血不足、失眠烦热。目前,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日渐增多,许多人怕吃蛋黄。其实蛋黄中诸多成分对身体有益,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例如对预防老年(老年食品)痴呆的研究发现,蛋黄中的卵磷脂(卵磷脂食品)可增强记忆力,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对预防老年痴呆有好处。蛋黄中尚存在一定的“好胆固醇”,对防治心脑血管病有益,只是不可食过量罢了。鸡蛋不宜生吃,难吸收且不卫生。不宜多食茶鸡蛋。不能在煮荷包蛋时加糖。即便一定要加糖,也应等到鸡蛋煮熟时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