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3|回复: 0

评论:遏制院士增选“官本位”是正确的导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南京1月7日电 题:遏制院士增选“官本位”是正确的导向

  钱兆成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在1月1日启动,这是自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为避免“仕而优则学”的“官本位”,此次两院院士增选,两院均要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这条规定看似突兀,然而,实际上是无奈之举。近些年来,院士评选越来越世俗化了。譬如,早在2011年,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的工程管理学部部分,就出现了多位在职或卸任的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

  这些光怪陆离院士现象越来越媚俗,让很多人意识到,院士或许不再是那么“纯”了。

  这也难怪,被赋予“中国最高科学称号”的院士称号,更多地像是一种对地位的肯定。一旦有“最高”,所有人都要削尖脑袋往里钻,进去了就成了“最高”,反之则貌似低人一等,这一切看上去更像一种层级的划分,而不是对学术的肯定。

  而能进入这个“最高”的圈子并非靠一己之力。现在的院士选举推荐有三个层面,一是院士推荐,二是科协推荐,三是各级政府推荐。各部委、省级政府、各大企业和团体均有资格推荐候选人。实际上,推选过程出现了一种按行政级别来推荐的怪现象。可见,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众多不善交际的科学人才面前,院士称号比拼的不仅仅是学术。

  可以预见的是,当荣誉和权力紧密挂钩,非学术性因素过多,制度必然被异化。因此,国内的院士评选必须进行切实的改革,让院士称号回归。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但今后中国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靠人才。

  人才的主力军是广大学生、青年学者。要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还需乞灵于制度。由此,“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除此之外,纵观整个流程,两院院士推荐环节公众知之甚少,最终在选举揭晓时,才给个走形式的、格式化的、简单的名单。

  院士评选需要“公开”。还原院士的尊严和权威,重塑科学界公信力,只有让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并把投票表决的环节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公众信服地看看名单是怎么“出炉”的。如此,“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这样的规定才不会显得无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