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石岩)一如此前各界所期望的,在时隔五年重回达沃斯这个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小镇时,中国总理李克强为身患“冷热病”的世界经济带来了“中国药方”。
“我们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国际局势的新的挑战。”在当地时间21日出席达沃斯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时,李克强借助达沃斯曾是治疗肺部疾病的疗养圣地这一逸闻,开门见山地指出。
不同于一年前谨慎乐观的市场气氛,本届达沃斯年会被一派焦虑氛围所笼罩。正是为此,国际社会更加期待来自北京的声音。人们急切想知道,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否再次力挽狂澜,成为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一块“压舱石”。
“德国有谚语讲,面对变革之风,有人在砌墙,有人放风。”李克强指出,中国倡导顺势而为,坚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积极扩大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全球的价值链,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李克强指出,宏观政策固然重要,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尽管难度很大,但也应该坚持去做。鉴于欧元区经济陷于困局、新兴经济体风雨飘摇、大宗商品出口国收入锐减,李克强的这一表态,对于前者,是打气,更是鼓励。
在推进结构性调整的道路上,身体力行的中国蹄疾步稳、从容前行。针对这一进程会否拖累已然减速的中国经济的疑问,李克强更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的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长,年度的现价增量也要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李克强说。这一数学常识不仅有力地回应了个别西方媒体单纯拿数字说事的思维惯性,更为期待中国经济表现的国际社会注入了信心。
李克强的信心,来自于对做好政府与市场“加减法”的笃定。他强调,政府要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开启“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造升级传统的引擎。
李克强的信心,来自于对中国经济细节的体察。他以自己两个月前去过的乌镇为例指出,那里只有700户人家,但却开设了2800多家注册商店,每天向世界各地售出超过3000万件的各类商品。他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果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绝对会使整个经济机体充满生机。
李克强的信心,来自于对中国改革脉络的认知。他以3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改革为例指出,正是体制的创新,激发了亿万人的创造力,也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
李克强所传递出的信心,无疑为世界经济送上了一颗“定心丸”。他用大篇幅阐述的中国改革与发展思路,值得国际社会借鉴。他对合作协商,进而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呼吁,构成了本届达沃斯论坛的最“强”音。有理由相信,这一剂“新盘尼西林”,将对稳定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助益。(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