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高雄5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分离近20年后,河北幽居寺的北齐释迦牟尼佛像金身和佛首23日在台湾高雄佛光山庄严合璧。星云大师为此亲书对联“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
金身合璧两岸情
今年5月25日为佛诞日,因为当天为周一工作日,不便信众参与,因之身首合璧仪式放在周六的5月23日。
尽管高雄连日来阴雨绵绵,甚至今天早上也曾下过中雨,但仪式开始前,天空竟开始放晴。
23日的高雄佛光山喜气洋洋,如同过节。上午9点半,钟鼓齐鸣声中,由乐旗仪队、鼓队、手持幡、花、灯、果的队伍引导,虔诚的护法信徒表演敦煌的飞天舞蹈,佛首轿舆由8名分别来自澳洲、非洲及亚洲的法师抬着,在42位法师护送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引领来至大雄宝殿前。与21日已经安奉在此的金身静待合璧一刻。星云大师亲笔书写的对联“金身合璧两岸情,佛光普照一家亲”悬挂于大雄宝殿前。
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荣誉总会长吴伯雄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二人为金身揭幕。只见金身着袒右袈裟,披偏衫,薄衣贴体,衣纹稀疏作双阴线,线条细而流畅。
佛光山星云大师与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励小捷共同为佛首揭幕。可见佛首面相浑圆,细眉,长眼,双目垂睑下视。佛首亮相一刻,佛像首身合璧,场内信众纷纷念诵法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星云大师笑称,此前媒体把金身将要合璧的新闻报道出去后,又有人跟我讲说有一批大陆的佛像想要送回去,问我有什么管道?大师表示,佛像金身合璧对两岸和合的意义不言而喻,“复兴中华文化,佛教不能缺席。”
励小捷表示十分感佩星云大师无偿捐赠的义举。
这尊释迦牟尼佛像将在佛光山大雄宝殿供奉至明年3月,随后将返回北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回归仪式并短期展出后,入藏河北省博物院,最终在这里完成佛首与佛身合体及裂缝修补等技术上的相关修复工作。
皇族珍宝流失经年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北齐皇族赵郡王高叡敬造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阿閦佛三尊彩绘汉白玉石佛像,供奉于河北省灵寿县幽居寺内。上世纪90年代,三尊佛像的佛头先后被盗,佛像随后被移至河北省博物院保存。
直至2014年,星云大师收到信众捐赠的一尊佛首。两岸佛教文物专家齐聚佛光山,经过石质辨别、时代风格研判、尺寸测量、与被盗前照片特征比对,以及对佛头底部断裂茬口与大陆现存佛身颈部的翻模进行拼合,确定佛首与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的释迦牟尼像佛身相吻合。星云大师有感于佛首法相庄严,痛心于佛像身首分离,认为佛教文物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应该让佛首回归原处,遂发愿将佛首无偿捐回大陆。这一发愿在今天终于实现。
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建华曾表示,这座释迦牟尼佛是目前所见北齐时期雕刻最为细致精美的圆雕作品。“佛像身体健壮、丰满的雕刻手法,受南朝流行的张僧繇画风的影响,张僧繇人称‘张得其肉’,在中国古代画坛独树一帜,追求人的身体健壮、肌肉美。佛像薄衣贴体,好像从水里出来,则是曹仲达‘曹衣出水’的画风。”
她特别指出,最为难得的是佛像底座上还有题记,既有确切纪年,又有造像者及为之造像人的姓名、官职,还有所造佛像的佛名,这是现存的一个孤例,也是研究北齐政治、军事、官制、佛法、书法、雕塑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两岸文物交流热络
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佛光山共同主办的“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宝藏艺术展”同日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展出来自河北各地的54件(组)佛教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7件。如隋代的舍利铜函、唐代龙朔三年造像碑、北宋定窑的白釉莲纹碗等。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佛光山的合作始于2011年。自2012年起,双方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合作在佛光山举办一个以佛教艺术为主题的文物展览,分别是“千年重光——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光照大千——丝绸之路的佛教艺术”、“七宝瑞光——中国南方佛教艺术展”,展览广受台湾民众欢迎,总计吸引观众近300万人次。
两岸文物交流发端于1992年。20多年来,两岸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在文物领域开展了许多务实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励小捷表示,继2011年《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使分藏两岸的《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得以合璧展出牵动两岸民众心弦之后,此次台湾同胞将流失海外近20年的文物捐赠大陆,两岸合力促成珍贵文物回归与永久合璧,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又一个积极成果,也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真实反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强大感召力的具体体现,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应该说,这个展览已经超越了展览,成为两岸民众的一次心灵对话。”
事实上,在释迦牟尼佛像实现金身合璧后,同时期的无量寿佛、阿閦佛的佛首仍不知所踪。对此,励小捷坦言,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流失文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陆高度重视流失文物返还工作,通过外交、法律和民间途径,促成许多流失文物从英国、丹麦、日本、美国等国家成功返还,其中不乏精品和国之重器,也有来自台湾同胞的捐赠。我们期待两岸交流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也期待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促成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