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解放日报
穆巴拉克总统被迫辞职后,埃及局势并未稳定,国内“去穆巴拉克化”势头凶猛,外交政策也在进行调整。外交政策调整当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缓和与伊朗的关系;二是调整对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政策。
2月,埃及允许伊朗两艘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外国军舰按照规定通过苏伊士运河,原本算不上新闻,但是,伊朗革命30多年后,伊朗首次派军舰通过运河,的确引起国际舆论一阵不小的骚动。美国等西方国家担心此举意味着埃及会与伊朗改善关系。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到了4月份,传出埃、伊即将恢复外交关系的消息。伊朗媒体甚至迫不及待地报道伊朗已任命驻埃及大使。对此,两国官方均予以否认。然而,埃及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前政权一直将伊朗视为敌人,但我们打算实行不同的对伊政策。”
4月26日,埃及过渡政府总理谢拉夫说,埃及与伊朗改善关系不会影响海湾国家的安全。埃及媒体普遍认为,埃、伊复交乃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4月27日,巴勒斯坦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开罗草签“巴勒斯坦民族和解初步协议”,内容包括组建联合政府、8个月内举行大选等重要决定。双方定于5月4日在埃及正式签署协议。巴勒斯坦两大势力分裂割据多年,为恢复团结多次谈判,均无成效,这次达成协议除了双方均有需要外,埃及的调解也是重要因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月28日表示:“哈马斯一向高调宣称要彻底摧毁以色列,法塔赫与哈马斯达成和解协议,等于为哈马斯控制约旦河西岸开路。”更让以色列不安的是,埃及外长4月28日表示,埃及正准备永久开放拉法口岸,使货物和人员可以不再受以色列的监督,能够自由进出加沙地带。在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加沙口岸由埃、以联合管理并共同采取封锁行动,给在加沙掌权的哈马斯造成巨大困难。
美国视伊朗为其在中东的最危险敌人,视哈马斯为恐怖主义组织,埃及改善与伊朗和哈马斯的关系令美不安。
埃及过渡政府对内“去穆巴拉克化”,对外调整政策,旨在争取民心,为9月议会选举和11月总统选举做准备。据媒体报道,在动乱时,民众反穆巴拉克的口号中,就有指责他充当以色列的特务,与美、以走得过近的内容。
最新民调显示,埃及54%的民众希望取消1978年与以色列签订的和平协议。连埃及总统候选人、阿盟秘书长穆萨4月27日也公开宣称,埃以和平条约是个错误,应废除。埃及如果废除埃以和平协议,影响将非同小可。民调还显示,70%的人认为美国在埃及政局变化过程中起负面作用或未起作用,仅有15%的人主张同美加强来往。事变前,民调显示,在埃及对美国有好感者占人口17%。现在这一比例又有下降。此外,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的管道两次被炸。事变后,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明显提高,埃外交政策的上述调整反映了民意。
埃及是中东地区大国,它的政策调整会影响地区格局,因此特别令人关注。埃及仍处于动荡之中,尚不可能有稳定的政策,政策调整难免会有反复。埃及目前也不可能摆脱美国的影响和援助,在调整外交政策时势将受到各种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制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 安惠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