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成电影主题曲专业户 她的歌声很吸金吗?
即将于9月25日上映的徐峥导演新片《港囧》日前发布了王菲演唱的主题曲MV。
这首暗含了男主角名字“徐来”的歌曲《清风徐来》,由曾为电影《泰囧》创作并演唱主题曲的赵英俊作曲并填词,王菲演唱。这已是王菲近些年来演唱的第十首电影主题曲。
王菲跟电影主题曲的渊源要追溯到90年代。
1993年,她为陈冲、张丰毅等主演的电影《诱僧》演唱过主题曲《诱惑我》;1994年,为林青霞、巩俐主演的电影《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演唱过主题曲《只有我自己》;同年,她专辑《天空》中的两首歌《天空》和《天使》成为了钟丽缇、郑伊健、金城武等主演的电影《人鱼传说》的主题曲。
2002年,王菲在刘镇伟导演的《天下无双》中出演了公主一角,并与梁朝伟对唱了主题曲《喜相逢》;同年还为张艺谋电影《英雄》献唱主题曲《颂英雄》;2003年为张元导演,徐静蕾、佟大为主演的电影《我爱你》演唱了同名片尾曲。
虽然2005年王菲宣布了“无限期停工”,之后有近六年时间未发专辑、不举办演唱会,但她还是在2009年为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献唱片尾曲《心经》。
不过直到那时,这些电影的制片方们还未意识到“邀请王菲演唱主题曲”,可以成为一个可供营销的卖点,甚至都没有为这些歌曲制作电影版本的MV。
但在2010年王菲登上央视春晚,并以一曲《传奇》刷屏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当年10月,王菲在北京举行的首场复出演唱会,虽然一如大家想象的一样,王菲全程无伴舞、无嘉宾、无互动、无返场,冷酷到底。但演唱会门票还是供不应求,2500元的票更是被“黄牛”炒到6000元。
就像限量版的奢侈品一样,多年未公开唱歌的王菲,她的歌声也成了粉丝们会争相购买的稀缺产品。电影片方们迅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展开了针对王菲的“争夺战”。获得胜利的片方如下:
2010年1月,王菲为胡玫电影《孔子》献唱主题曲《幽兰操》,电影票房1.01亿。
2011年2月,王菲为张一白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主题曲《因为爱情》,电影票房1.96亿。
2013年4月,王菲为赵薇电影《致青春》献唱同名主题曲,电影票房7.19亿。
2014年9月,王菲为赵宝刚电影《触不可及》献唱主题曲《爱不可及》,电影票房7623万。
2014年11月,王菲为张一白电影《匆匆那年》同名主题曲,电影票房 5.88亿。
一向高冷的王菲,为何热衷与电影人合作,承包电影主题曲的她,到底图什么呢?
首先,演唱电影主题曲要比自己单出EP省钱,既不用出制作费,也不用出宣传费,反而还能收到一笔演唱费。看看这些年王菲演唱的主题曲,都快能凑出一盘“王菲影视歌曲集锦”了,或许到时候发张CD,又能挣不少钱。
除了真金白银到手的收益之外,演唱电影主题曲对王菲自身的影响力也是有增无减。她既可以继续游离于娱乐圈,不发专辑、不办演唱会,又可以电影主题曲的形式每年出一两首单曲,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不全身投入,也不远去,这若近若离的状态,时不时撩拨一下粉丝的动作,正是女神给予普罗大众的酸爽体验。
而对于电影圈来说,能邀请到王菲,别管唱成什么样,至少在“看谁的主题曲能刷爆朋友圈”的暗战中,就先下一城。看看去年暑期档,郭敬明为《小时代》刚请到吴亦凡演唱主题曲《时间煮雨》,韩寒就马上邀邓紫棋为《后会无期》放歌,最后还祭出朴树这个大招,杀小四个措手不及的激烈“战事”,就知道,这样的营销战,谁也不肯轻易放弃。
所以,当去年王菲穿着白衬衫亮相《匆匆那年》发布会的照片于你的朋友圈刷屏时,你很难否认,有些人就是看到她为电影演唱主题曲,才对看片本身产生兴趣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邀请到王菲演唱主题曲的电影,票房都能爆红。例如赵宝刚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触不可及》,票房就只有7623万。更惨的是胡玫导演的《孔子》,据悉投资成本高达1.5亿元,最终票房才1亿出头。但也有票房炸裂的,例如2013年赵薇的《致青春》,狂收7.19亿人民币,成为当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第三。
从以上例子分析,似乎讲述当代爱情故事的电影,跟王菲的歌曲更搭,比如《将爱》《匆匆那年》和《致青春》,三部电影都有同样的特质——追忆初恋、缅怀青春,电影主角的故事也正是听王菲歌长大的一批已步入中年的70、80后的故事。或许看这样的电影,听王菲的歌,更符合观众的预期。而讲述抗战年代爱情的《触不可及》和讲圣人历史故事的《孔子》,搭上王菲的歌,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当然,由歌星们加持的电影主题曲对票房是否真的有促进作用,还是纯属巧合,或许就像“下雨天,音乐和巧克力最配”的广告词一样,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依据可言。
最后,如果回到音乐本身,来评价一下王菲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水准如何,似乎也只能“呵呵”一笑置之了。
来源: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