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4|回复: 0

伪满中医艰难图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0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伪满中医艰难图存

伪满中医艰难图存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废止传统“汉医”,这种做法也曾被带到抗战时的日本占领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简称伪满)成立。在伪满地区,中医虽得以保存,但也经历曲折,并且受到奴役。

马英麟发扬中医

马英麟 (1892~1969)先生,字浴书,因家藏两张古琴,故又号“二琴”。他是清末民初东北名医,也是现代名老中医彭静山先生的业师。

彭静山回忆:“马老最大的贡献是保存了东北的全体中医。在伪满时期,日本主张废除中医,有人说中医能治病,要实际考验一下。全东北调查名中医,只有马老声望最高,派人清马老到长春(伪满叫新京)。马老不去,日本用势力逼去,安置在粹(翠)华医院,是长春最大的医院,分为十科,每科设医长一人,都是日本人且都是医学博士。另设中医科,任马老为医长。这是摆擂台比武的形势。过了两个多月,一名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外科医长确诊,决定开刀,吉凶不能保。患者不同意,要求马老治疗。马老用金银花一百二十克,龙胆草十五克,佐以公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黄柏,一剂痛减,二剂痛止,三剂痊愈。日本医长检查确属治愈,非常惊异。以后由伪民生部保健司决议保留中医,改为汉医,并改称中药为汉药。”(彭静山《回忆东北名医马二琴老师》)

彭老回忆的案例确有其事。当然中医的保存并不只是靠这么一则个案。实际上在马英麟1941年去长春之前,伪满地区汉医已经在名义上合法化。1936年1月26日,伪满国务院公布了《汉医法》,规定“欲为汉医者,须实地学习汉医术5年以上,且经汉医考试及格,受主管部门大臣之认可”,方准许行医。当时伪满民生部保健司防疫科长张继有说:“《汉医法》之公布,是乃以国人数千年之习惯信赖,不能即时破除;并因现在医师缺乏,汉医于医疗界占重要之地位,若即时摒弃而不用,则不但使二万余汉医失业,即三千万之民众,亦必为病苦所成胁。为一举两得计,而制定《汉医法》,正式许可其诊疗业务。”但汉医真正得到发展是在1941年开始的,1941 年 8 月 1 日,伪满政府制定和颁布了 《汉医考试令》和 《汉医考试令实行细则》。张继有回忆:“自1941年后开始,对学习中医五年以上并有临床经验的年轻中医进行考试,合格者发给执照,准予行医。”(张继有《东北中医事业的发展》)1941年9月“新京市立翠华医院”成立,张继有任院长,该院附设汉医研究所,马英麟即在此时受聘为中医科主任,还有中医辛元凯也到科内工作,张继有指出“这可以说是中医进入西医院的嚆矢”。而马英麟的临床效果,的确对西医认可中医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被征“劳工医”

伪满政权为中医立法,原因也是迫切需要中医为其服务。据调查,伪满地区的“汉医”人数达2万5千多人,比西医三倍有多,卫生官员承认“汉医药与吾国民保健上之紧要更不待言”。伪满民生部保健司提出了“实施西洋医学、汉法医学二体制”的政策,成立了满洲中央汉医会,还计划创立汉医学院,吸收中医参加医疗机关等。

随着日军侵华的深入,伪满地区加紧掠夺物资,迫切需要大量劳工。伪满政府以“奉公”或“奉仕”为名在伪满国内强制人民参加义务劳动。1942年通过所谓《国民勤劳奉公制创设要纲》,明确规定伪满洲国男子,自21—23岁期间必须服共计12个月内之“勤劳奉公”,又称“勤劳奉仕”,针对汉医有专门的关于组织办法,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的汉医均应参加,由于要求他们具有卫生防疫能力,规定要先加以训练,训练内容:“汉医最缺欠者,关于防疫概要俾使充分把握外,对公众卫生之分野,亦使其把握。”“练成方法”则规定:“由全国将该当者集总于新京,国家均行一个月之教育后,为演练道场作勤劳奉仕队员保健管理责任者服务数个月。”(宫内康有《对于勤劳奉仕制度关于汉医会之协力》)

彭静山记述了当时中医被征调成为“劳工医”的情况说:“向各地指定名额,每月还发给几十元工资,生活待遇比劳工稍好一点,工作是给劳工治病,实际也就等于虚设。因为不是谁有病就随便治,而是日本人许可治才能治的。去当‘劳工医’的都是青年中医,初行医收入少,去了每月可以得到些收入以求糊口,就顾不得苦了。老年中医,由于体力关系无法去,因此,各地接到供应劳工的任务,多半由比较年轻而业务不佳的中医去,老年中医或酌与补助。日本人则只要有人去就算达到目的,中医当‘劳工医’就成为一种任务。”

据1944年《省外(兴安北省)供出劳工状况》表,仅锦州地区供出的职业为“中医”的劳工就有34人。知名的中医,有吉林扶余中医王惠民派到前郭旗农业开拓队为劳工医疗服务,辽宁兴城县老中医张汉卿在1945年被派到该县勤劳奉仕队当医生等。但是劳工的条件恶劣,疾病丛生,医生有时也无能为力。1944年被派到双城县勤劳奉仕队当医生的李荣涛说:“仅我知道‘勤劳奉仕队’第一大队的队员每天的劳动时间都在十至十一小时……二百多人住一个席棚,又潮又湿,冬天又冻,到晚上怕人们跑,不仅住的房子锁住,而且把每个人的裤子亦完全由中队长收走,次日晨才分发,所以病的人很多,痢疾、夜盲炎、伤寒、风湿症屈出不穷。病后虽有医生,实际上没有药品治疗……”(《日本在东北奴役劳工调查研究》)这样的条件下,中医也无从着手施治,劳工们因病死亡者很多。

来源:中华中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